本篇文章6075字,读完约15分钟

□市农牧局产业发展研究组

近日,市农牧局成立了各旗区农牧业发展调研小组,对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对全市农牧业龙头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围绕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我们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新的经营主体,关注农业企业的项目制胜、招商引资、品牌建设、利益联动机制等关键环节。农牧业产业化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工业基础不断巩固。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07万亩,其中现代农业节水基地338万亩,设施农业园区6万亩。畜牧业年牲畜存栏1254万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5万吨左右,肉类、牛奶、羊毛、禽蛋、水果和蔬菜产量分别达到16万吨、20万吨、2000吨、1.2万吨和8000吨。我市已成为自治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过近年来对各种商业实体的持续支持,到2019年,全市已培育了525个企业农业园区、1210个家庭农场、1285个大型专业农户和6436个注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42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62家,市级277家。根据现有龙头企业的经营情况,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有150家,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43.9%。从150家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来看,占全市120亿元初级生产增加值的23.7%,直接带动了全市74%和39万农牧民增收,成为推动传统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龙头和强大动力源。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3)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生产加工链逐步延伸和拓宽。从行业来看,在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150家加工企业中,有49家羊绒行业,占32.7%,从业人员1.1万人,总资产198.2亿元。林业、沙等特色产业32个,占21.3%,从业人员1万人,总资产69.5亿元。食品行业有20个,占13.3%,从业人员3000人,总资产82.4亿元。肉类行业有32个,占21.3%,从业人员2000人,总资产30.1亿元。草料、牛奶、蔬菜、石油等17个行业,占11.3%,从业人员0.1万人,总资产14.3亿元。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从产业发展规模来看,我市绒毛、林沙产业发展相对较好,企业、从业人员、总产值和利润的总比重分别达到54%、77.8%、89.6%和62.1%。在全市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七家龙头企业中,有五家之多。在发展过程中,这两个产业不仅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我市的资源优势,而且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就业,提高了产业发展水平和水平。龙头企业在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和打造区域知名品牌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林业和沙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逐步延伸到生物质发电、食品饮料、化妆品和医药,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四)农畜产品流通和市场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地和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为使龙头产业化企业具有集聚效应,加强合作,实现资源互利,我市开展了产业化园区建设,建成了鄂尔多斯现代羊绒产业化示范园区等5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园区。目前,沙柳、沙棘、甘草和山杏的种植和养护面积分别达到626万亩、357万亩、487万亩和105万亩。工业园区和基地的建成和运营不仅实现了地理区域的一体化,而且加快了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企业利益联动机制不断加强。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指示,我市坚持把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动机制建设作为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探索利益联结的有效形式。有四种模式: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合作和离职雇佣。其中,订单模式是种植的主要模式,服务合作是养殖的主要模式,股份合作是合作社的主要模式,流动就业是大型现代农牧业企业的主要模式。第二,通过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是农业企业利益的纽带。市农牧局会同扶贫办、金融办、商业银行、工商联等单位,充分调动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帮扶作用,积极建立和完善农业企业利益联动机制,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办卡工作。第三,把发展和支持产业化联合体作为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动工作的重点,通过关联企业在整个产销产业链中的关联,促进农牧民与关联行业企业利益联动机制的形成。目前,该市已培育了24个产业化联合体。第四,示范和引导。全市总结出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动的17个典型案例,充分利用媒体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农业企业利益联动的良好氛围。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6)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市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注重实施品牌战略,支持和引导企业创名牌产品,打造名牌企业。通过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推进标准化生产,认证“三产品一标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参加各种农业展览会,申请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评选活动,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名牌。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册了512个农畜产品商标,其中国家驰名商标5个,自治区著名商标63个,鄂尔多斯市知名商标134个。全市已认定绿色农畜产品77种,有机农畜产品25种,地理标志产品11种,培育内蒙古“名特”农畜产品13种。标准化生产和养殖规模达到270万亩和251.4万头。全市“三产”总产量约73万吨。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农业展览会10多次,参展200多次。在品牌创建和推广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还调动了企业维护自身形象、加强内部生产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的意识和主动性。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七)项目建设有力推动龙头企业发展。2019年,我市颁布了《鄂尔多斯市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支持产业振兴资金办法》,并拨出5亿元设立产业振兴专项支持资金。通过金融资金和金融工具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为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贴息,为农牧民和企业242个项目发放贷款3.27亿元。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八)休闲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潜力充足。全市创建了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5个示范点;自治区一级有2个示范县和13个示范点。拥有农(牧)乐娱乐休闲观光的农场公园(村)366个,从业人员4607人,其中农牧民从业人员3626人,带动农牧民1.4万人,年接待145.3万人,年营业收入9.4亿元,利润5300万元。全市农牧民旅游收入增长11.2%。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完善,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产业发展相对简单,传统的养殖生产加工企业所占比重较高,而流通和专业市场企业所占比重较小。现代农牧业服务相对落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的培育严重不足,农牧民“孤军奋战”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短、经济效益差。从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除了鄂尔多斯集团、伊犁资源集团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涉及农畜产品的龙头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初级加工多,深加工少,生产经营成本高,企业效益低。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3)资本投入不足。农牧业企业投资大、见效慢、利润薄,面临着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企业一般投资3年以上产生经济效益,大部分利润保持在10%左右。然而,我市大多数农牧企业经营者受到自身财力的制约,投资不足,发展缓慢。从金融支持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政府部门的产业支持项目不多,资金投入少,金融部门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信贷额度小,周转期短,难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企业难以获得扶持资金的原因如下:一是龙头企业贷款需求普遍较大,目前土地和草原不能作为贷款抵押品,企业可以向银行提供有效的抵押品。但是,我市的农牧业融资担保公司刚刚成立,尚未开展担保抵押业务;二是龙头企业整体效益不好,有些企业存在不诚信等不良记录,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四)品牌建设滞后。除了鄂尔多斯、东大蒙古王等少数知名品牌外,我市现有的农畜产品品牌杂乱无章,知名度不高,缺乏全市统一的区域性农产品公共品牌。企业普遍对品牌建设、宣传推广不够重视,导致我市优质农畜产品市场认可度不足,难以进入高端消费市场。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五)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在一些企业的投资建设中,缺乏严谨细致的前期市场调查和科学合理的行业发展规划,没有准确的市场发展定位,这说明了“新天优”的发展:基地内种植养殖品种繁多,主营业务不突出;生产是任意的,在市场调研不足的基础上盲目缩小或扩大生产规模,在市场好的时候急于求成,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急于求成;产业定位不切实际,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整个产业链都在发展,追求完美,互相关心;家族式管理盛行,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尤其是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专职财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的管理者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对薄弱,难以跟上当前农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部门技术服务不到位,市场信息分析判断滞后。企业和合作社作为市场运作的主体,难以捕捉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容易导致企业决策失误。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六)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系不紧密。从我市农牧业发展的客观情况来看,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作为利益联动的主体,整体规模小、实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农牧民增收少;然而,农牧民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能力不足,无法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的优质原料和数量,制约了双方利益的紧密联系。双方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或契约约束机制。企业、合作社和农牧民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生产、供销合同或者利润返还合同。双方缺乏利益和风险共担意识,重视权利和义务,但注重利益和诚信。如果市场好,他们会抵制合作,而如果市场差,他们会依赖合作。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七)合作管理松散,运作不规范。目前,我市没有几个合作社运作规范、组织有效。大多数合作社主要争取项目资金,管理松散,运作不规范。组织在带动农牧民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大多数合作社名存实亡或名不副实,无法发挥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纽带作用。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八)休闲农牧业发展单一,缺乏深入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休闲农牧业存在发展思路不清晰、整合开发不足、管理模式落后、文化内涵低、效率低等问题。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未来发展思路和工作建议

鉴于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下一步是重点发展绒山羊、细毛羊、肉羊、猪、肉牛、果蔬等主导产业和小杂粮等特色产业,从三个层面提高我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一是切实加大产业发展政策和金融鼓励支持力度,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二是重点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企业利益联动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借鉴区域内外的成熟经验,打造全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区域公共品牌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全市农畜产品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迫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围绕主导产业,培养行业领军人物,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和档次。一是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的行业,如羊肉、肉牛、生猪、蔬菜、水果等。一方面,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外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同时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努力打造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农牧业产业链,引导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另一方面,要努力扭转龙头企业从事简单初级生产加工的不利局面,支持主产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逐步形成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加工三位一体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二是做好农畜产品仓储、冷链、流通和交易市场建设,满足农畜产品仓储、保鲜、运输和交易需求。三是大力培育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主体,服务于农牧业生产的前、中、后全过程,坚持市场导向,重点培育、支持和引导服务主体发展,为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有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增强产业发展动能。一是落实《关于建设全市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意见》及相关扶持政策,推进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动机制;二是积极寻求市政府、农业部和自治区农牧业厅的资金支持,通过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升级;第三,在深化农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5亿元农牧业扶持基金,从绒山羊、细毛羊、肉牛、果蔬、杂粮等优势和特色产业中选择合格企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三)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全市优质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首先,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推广全市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品牌。二是着力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公共品牌。按照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点到面、从产品品牌、从小区域品牌到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思路,同时强化产业基础和品牌创建,在现有7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乡镇、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具有Arbas绒山羊特色的优势农畜产品区域的基础上,培育区域产业发展优势。 支持相关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打造“小而美”的企业产品品牌;第三,积极引导企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开展“三产品一标准”认证,配备企业内部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加强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部控制,努力打造行业和企业内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精品。 四是出台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农业展会,探索电子商务平台等绿色农畜产品展示销售模式,展示直销店和零售体验店,拓宽销售渠道,将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绿色农畜产品出口。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4)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利益联动机制,实现农业企业的互利共赢。继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民在生产、营销、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多层面利益联动模式,通过直接投资、股权参与和长期合同建立紧密的联动机制。加快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努力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发展农牧民合作社和扶持养殖大户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创新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农牧民合作社的纽带作用,通过合作社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民”的利益联动机制。加快产业化联合体的发展,将联合体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农业企业利益联结的重要起点,利益联结的配套措施应以产业化联合体为重点。梳理和总结我市各地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宣传,以达到点带面的效果。针对龙头企业或农牧民未能履行订单合同的信用问题,应加快商业实体信用体系建设,并采取不再对不值得信任的实体给予项目支持和信用担保等惩戒措施。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五)加强行业指导和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本行业、本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加强企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特别是在行业发展规划、主导产业确立、产品定位、技术措施采用、中期质量控制、品牌创建、市场分析判断等早期阶段。,帮助企业熟悉和掌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积极应对和规避市场风险,引导龙头企业面对当前经济低迷做出判断。从企业角度看,要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规章制度,逐步摆脱家族式管理的发展模式,聘请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升级改造,堵塞漏洞,优化流程,补充不足,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R&D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标题: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jj/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