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2字,读完约3分钟

9月22日,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拍照留念。 鄂尔多斯记者王珊宁摄

鄂尔多斯北京9月24日电(记者王珊宁管晓丽)由察哈尔学会主办的“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研讨会22日在北京举行。 许多外交和国际关系、经济学、和平学等研究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比较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的迅速发展和两国关系的未来方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12月22日,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王冲在研讨会上致辞。 鄂尔多斯记者王珊宁摄

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王冲、高级研究员在会议开始致辞时表示,现在的中日关系表现出一些优势:中日战术竞争态势不变,日本的战术基础依然是日美同盟,中日相互不信任增加。 王冲对未来中日关系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鼓励或默认民间交流。 在战术上把日本看作同行竞争对手和伙伴。 从合作角度看,要推进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乃至中日韩加东盟的合作模式。

月22日,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时殷弘在研讨会上发言。 鄂尔多斯记者王珊宁摄

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时殷弘从战术角度总结了现在的中日关系。 “中日之间的战术对抗依然在继续,北京和东京大体上处于4点共识的轨道上,两国政府巨大的代价和不小的不自然共存,几乎不希望全面对抗僵局。 ”他指出,目前中日双方总体实行双轨办法,在限制中保存改进的余地,继续加强军事建设。

9月22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快速发展研究所所长姜跃春在研讨会上发言。 鄂尔多斯记者王珊宁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姜跃春指出,45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障碍,但依然在曲折中前进。 其中,经济合作起着压载石的作用,这是中日关系“斗而不破”的现实因素。 另外,还阐述了历史因素。 中国人历史观上的相对包容和全球观念保持了中日关系平稳快速的发展趋势。 “两国未来的总方向在合作中有竞争,应该经常出现冲突和激烈的对抗。 ”。 姜跃春总结了。

9月22日,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徐启新在研讨会上发言。 鄂尔多斯记者王珊宁摄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徐启新也对中日两国关系的未来方向提出了四点看法:第一,日本国内的政治右倾化倾向不变,如果日本首相不改变对历史的态度,中日关系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第二,中方要在理想主义回归现实的水平上,与日本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继续重视民间渠道,在日本培养年轻的亲华力。 第三,双方可以适当地恢复高层往来。 第四,中方应该客观地定位日本,不要片面强调军国主义的问题。

会议最后,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张国斌总结了这次会议。 他建议中日双方应该面向未来,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的迅速发展。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察哈尔学会作为非正式外交和国际关系智囊团,为中日关系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民间智力支持。

标题:“察哈尔学会“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研讨会在京举办”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1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