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06字,读完约15分钟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高语汉( 1887年8月1日——1947年4月23日)这位“五四洪流中新文化运动大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对青年采用马克思主义角度的做法,将个人前途和社会问题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向中国未来播撒革命的“白皮书”、“ 其中,1921年1月出版的《白话书信》,用书信体的形式推进新思想、新文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与胡适《尝试集》、陈独秀文存一起成为亚东图书馆最畅销的三本书,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青年时期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经历“开武汉先声”的马炮营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与韩衍组织“维护皖省统一机关所”,组成维护安徽省城治安的“青年军”担任秘书长。 1912年,高语汉留学日本,参加陈独秀、李大钊等组织的活动,其间回国参加“二次革命”。 1914年底,高语汉与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在上海创办“正德小学”,专门教育流亡上海的革命党孩子们。 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 高语汉在《青年杂志》第一卷连续发表了《青年的敌人》和《青年与国家的将来》,探讨了家庭、学校和社会阻碍青年的将来、生死问题等人生一体,论述了国家的起源和国民的责任。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我的青年在入德修炼时,正是为世积攒才华时,知道了其障碍而去,知道其融为一体而改宗,明确其责任而负。 中庸之学,大学知止之道,一天也不可忽视! 不能一天! ! ”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还在《新青年》第2卷3、4、5号上用《淮阴钓叟》的笔名发表了《青岛茹痛记》,揭露了德、日帝国主义在山东的罪恶。 两年后,在巴黎和会上,青岛问题引发五四爱国运动,这与以前的革命志士们的舆论背道而驰。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以“新青年”为重要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运动中的补课,起到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 由于其中高措辞突出,被誉为“五四洪流中新文化运动的高手”。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1916年秋,高语汉被留日同学刘希平推荐,成为安徽省立五中任国文教师。 高语汉剔除国文、伦理、修身课的陈腐文案,加入《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推广的新思想、新文化。 他还热情地帮助学生组织各种团体,以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为了让劳动者接受教育,创立了“义务学校”和“工读学校”,学校的男女都可以接受,对象是人力车夫、纺织工厂的劳动者等。 随后,他又筹集资金,设立了两所商业夜校,招募各店店员、学徒及其子女。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如蒋光慈、钱杏邨(阿英)、李克农、李宗邺等是芜湖五中的学生,后来成为叶挺独立团营长的曹渊、孙一中和曹鼎、李丹、凌霄、崔有斋、薛卓汉等烈士是工读学校的学生。 朱蕙山回忆说:“安徽的运动,其实是从芜湖五中开始的。” 新文化运动的种子散布说:“这和刘希平、高语汉的两位老师是分不开的。 希平先生在教育界德高望重,在朋中享有才名”。 (《安徽文史资料选集》第15届)。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还经常与陈独秀、胡适、高一涵、李辛白、蔡晓舟等通信联系,讨论新文化运动问题。 1918年10月,高语汉听说胡适要回乡,就邀请他到省立五中做学术报告。 第二年1月,胡适来五中为全校师生发表演讲。 高语汉教授国文选的教材,除了《新青年》等进步杂志的文案和历代爱国诗之外,还有他自己编写的通俗易懂的教材。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1920年1月11日,高语汉写信给胡适:

“我现在发发我三年中学教的国文,准备印刷,给普通中学生当新文案的导师。 因为这是我大胆实验的,现在是普通中等学校的青年学生不可缺少的。 通常,国文教育翰林、举人式的老师还在那里继续着“古文词类编纂”。 又要拿着这个榜样出来肃清他们,给他们以痛感。 抄完后请发给我看看。 ”。 (高语汉:《高语汉信九通》,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与秘书藏书信》)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在信中准备印刷的书是指根据他的国文教材整理的“白话书信”。 这本书是高语汉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思想观点的集中体现,“都是社会极其重要,包含着急需处理的问题”。 1921年1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发行,第一版收入100封信。 1921年再版时,钱杏邨(阿英)仔细校对。 第四版收到106封信,分为自序、绪论、家信、社会交际信、工商信、论学信六部分。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这本书用书信体的形式推进了新思想、新文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 这本书推进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通俗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无产阶级专政,同时充分肯定了俄罗斯十月革命和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及其苏维埃政权,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在序言中说“社会极其重要,急需处理的问题”,概括地说,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运动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走什么样的道路,用什么样的做法来处理。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科学的社会主义是在成为德国学者马克思之后才发明的。 他主张,人类底层的历史是“阶级斗争”( classwar )的历史。 人类历史的变动,是意识底部的变迁,都受到经济变动、物质变动的影响。 因为这构成了他“唯物史观”的底层哲学( thetheoryofmaterialism )。就社会主义而言,没有不以马克思为祖先的。 ”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马克思底社会主义是( a )唯物史观( b )取胜( c )阶级斗争。 他认为:“人类文明史不是由人类精神引起的,而是由物质境遇引起的。 ”所以他的思想生活都随着物质境遇的变迁,换句话说,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变迁,都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是他“唯物史观”的概略。 (高语汉:《白话书信》,第423—424页)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由于《白话书信》的撰写与当时的教育是同步的,这是根据高语汉创办商业夜校的时间推算的,《白话书信》的撰写时间应该是1919年11月,这个时间距离北京政府普及白话文教科书之前,《国语读本》的撰写时间还有一年之久。 也是安徽最早的白话文教育专业教科书。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1922年3月26日,高语汉为《白话书信》第四版作了序。

这本《白话书信》竟然变成了四面,真是“开头不如”! 但是,作者这个小劳动,在我和不知道什么的年轻男女同志,以及普通平民社会和劳动阶级的兄弟姐妹们的生活上、思想上,有什么影响吗? 有影响的话,还是可以的吧? 还是不好? 不知道。 但是,时代进步很快,社会的需要——物质、精神——一天比一天不同,人类的生活——物质、精神——满足也一天比一天不同。 这个“白话书信”,当然避免不了这样的恐慌。 于是我花了一点时间,把它修好了:删了几篇,又加了几篇。 我不能说这样能满足我哪个青年男女同志和通常的平民社会和劳动阶级的兄弟姐妹们的欲望,但是有这个倾向。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1922年2月,亚东图书馆广告称,该书不仅教授常规书信知识,还启发青年文学的趣味性,顺应时代思潮。 有多所学校被用作教科书。 ”因为这本书推行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国民党的审查机关专门批准了“严令禁止破坏,绝对流传”的禁令。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后记》附录的国民党禁书目录中也有《白话书信》。 截至1932年8月,《白话书信》已售出27版,每版5000本,约14万本。 另外,北京、广州、汉口都有翻印,共计20万册。 这本书最后一共发行了39版,影响了无数青年志士,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35年,高语汉在上海《申报》担任时,同事艾思奇受这本书的影响,创作了《大众哲学》。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高语汉( 1887年8月1日——1947年4月23日)这位“五四洪流中新文化运动大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对青年采用马克思主义角度的做法,将个人前途和社会问题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向中国未来播撒革命的“白皮书”、“ 其中,1921年1月出版的《白话书信》,采用书信体的形式推进新思想、新文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与胡适《尝试集》、《独秀文存》一起成为亚东图书馆最畅销的三本书。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青年时期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经历“开武汉先声”的马炮营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与韩衍组织“维护皖省统一机关所”,组成维护安徽省城治安的“青年军”担任秘书长。 1912年,高语汉留学日本,参加陈独秀、李大钊等组织的活动,其间回国参加“二次革命”。 1914年底,高语汉与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在上海创办“正德小学”,专门教育流亡上海的革命党孩子们。 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 高语汉在《青年杂志》第一卷连续发表了《青年的敌人》和《青年与国家的将来》,探讨了家庭、学校和社会阻碍青年的将来、生死问题等人生一体,论述了国家的起源和国民的责任。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我的青年在入德修炼时,正是为世积攒才华时,知道了其障碍而去,知道其融为一体而改宗,明确其责任而负。 中庸之学,大学知止之道,一天也不可忽视! 不能一天! ! ”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还在《新青年》第2卷3、4、5号上用《淮阴钓叟》的笔名发表了《青岛茹痛记》,揭露了德、日帝国主义在山东的罪恶。 两年后,在巴黎和会上,青岛问题引发五四爱国运动,这与以前的革命志士们的舆论背道而驰。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以“新青年”为重要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运动中的补课,起到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 由于其中高措辞突出,被誉为“五四洪流中新文化运动的高手”。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1916年秋,高语汉被留日同学刘希平推荐,成为安徽省立五中任国文教师。 高语汉剔除国文、伦理、修身课的陈腐文案,加入《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推广的新思想、新文化。 他还热情地帮助学生组织各种团体,以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为了让劳动者接受教育,创立了“义务学校”和“工读学校”,学校的男女都可以接受,对象是人力车夫、纺织工厂的劳动者等。 随后,他又筹集资金,设立了两所商业夜校,招募各店店员、学徒及其子女。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如蒋光慈、钱杏邨(阿英)、李克农、李宗邺等是芜湖五中的学生,后来成为叶挺独立团营长的曹渊、孙一中和曹鼎、李丹、凌霄、崔有斋、薛卓汉等烈士是工读学校的学生。 朱蕙山回忆说:“安徽的运动,其实是从芜湖五中开始的。” 新文化运动的种子散布说:“这和刘希平、高语汉的两位老师是分不开的。 希平先生在教育界德高望重,在朋中享有才名”。 (《安徽文史资料选集》第15届)。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还经常与陈独秀、胡适、高一涵、李辛白、蔡晓舟等通信联系,讨论新文化运动问题。 1918年10月,高语汉听说胡适要回乡,就邀请他到省立五中做学术报告。 第二年1月,胡适来五中为全校师生发表演讲。 高语汉教授国文选的教材,除了《新青年》等进步杂志的文案和历代爱国诗之外,还有他自己编写的通俗易懂的教材。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1920年1月11日,高语汉写信给胡适:

“我现在发发我三年中学教的国文,准备印刷,给普通中学生当新文案的导师。 因为这是我大胆实验的,现在是普通中等学校的青年学生不可缺少的。 通常,国文教育翰林、举人式的老师还在那里继续着“古文词类编纂”。 又要拿着这个榜样出来肃清他们,给他们以痛感。 抄完后请发给我看看。 ”。 (高语汉:《高语汉信九通》,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与秘书藏书信》)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在信中准备印刷的书是指根据他的国文教材整理的“白话书信”。 这本书是高语汉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思想观点的集中体现,“都是社会极其重要,包含着急需处理的问题”。 1921年1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发行,第一版收入100封信。 1921年再版时,钱杏邨(阿英)仔细校对。 第四版收到106封信,分为自序、绪论、家信、社会交际信、工商信、论学信六部分。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这本书用书信体的形式推进了新思想、新文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 这本书推进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通俗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无产阶级专政,同时充分肯定了俄罗斯十月革命和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及其苏维埃政权,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高语汉在序言中说“社会极其重要,急需处理的问题”,概括地说,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运动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走什么样的道路,用什么样的做法来处理。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科学的社会主义是在成为德国学者马克思之后才发明的。 他主张,人类底层的历史是“阶级斗争”( classwar )的历史。 人类历史的变动,是意识底部的变迁,都受到经济变动、物质变动的影响。 因为这构成了他“唯物史观”的底层哲学( thetheoryofmaterialism )。就社会主义而言,没有不以马克思为祖先的。 ”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马克思底社会主义是( a )唯物史观( b )取胜( c )阶级斗争。 他认为:“人类文明史不是由人类精神引起的,而是由物质境遇引起的。 ”所以他的思想生活都随着物质境遇的变迁,换句话说,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变迁,都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是他“唯物史观”的概略。 (高语汉:《白话书信》,第423—424页)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由于《白话书信》的撰写与当时的教育是同步的,这是根据高语汉创办商业夜校的时间推算的,《白话书信》的撰写时间应该是1919年11月,这个时间距离北京政府普及白话文教科书之前,《国语读本》的撰写时间还有一年之久。 也是安徽最早的白话文教育专业教科书。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1922年3月26日,高语汉为《白话书信》第四版作了序。

这本《白话书信》竟然变成了四面,真是“开头不如”! 但是,作者这个小劳动,在我和不知道什么的年轻男女同志,以及普通平民社会和劳动阶级的兄弟姐妹们的生活上、思想上,有什么影响吗? 有影响的话,还是可以的吧? 还是不好? 不知道。 但是,时代进步很快,社会的需要——物质、精神——一天比一天不同,人类的生活——物质、精神——满足也一天比一天不同。 这个“白话书信”,当然避免不了这样的恐慌。 于是我花了一点时间,把它修好了:删了几篇,又加了几篇。 我不能说这样能满足我哪个青年男女同志和通常的平民社会和劳动阶级的兄弟姐妹们的欲望,但是有这个倾向。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1922年2月,亚东图书馆广告称,该书不仅教授常规书信知识,还启发青年文学的趣味性,顺应时代思潮。 有多所学校被用作教科书。 ”因为这本书推行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国民党的审查机关专门批准了“严令禁止破坏,绝对流传”的禁令。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后记》附录的国民党禁书目录中也有《白话书信》。 截至1932年8月,《白话书信》已售出27版,每版5000本,约14万本。 另外,北京、广州、汉口都有翻印,共计20万册。 这本书最后一共发行了39版,影响了无数青年志士,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35年,高语汉在上海《申报》担任时,同事艾思奇受这本书的影响,创作了《大众哲学》。

“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中国作协办公厅副主任王军

标题:“白话书信:一部再版39次的书”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