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19字,读完约25分钟

■他的志向变成了大学时代,第一学期选集的“将来志愿”栏里是“现代物理学的权威”,第二学期是“理论物理学家”,第三学期是“追求真理”,到最后两学期是“创造一个身体”! ”自豪地写道。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经过漫长的浏览、研究和思考,他逐渐明确了民主主义的概念。 在现代中文世界里,他对民主主义的理解之深和表达之明、透彻实属罕见。

■他理解的启蒙不是把自己放在上面,而是把自己放在上面。 他在意的首先是自我启蒙。

年1月28日13时25分,许良英在北京海淀医院去世。 噩耗传来,我说不出的悲伤。 想起了近18年来和老师交往的多个事件、多个细节,想起了他对我说的多句话,泪水再次模糊了眼睛。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我读了老师在《世界经济导报》上发表的文案《民主是稳定团结唯一可靠的保证》,多年后才知道是老师的作品,原题为《五四》和纪念中国的民主启蒙——五四运动70周年》。 直到1995年夏天,我读了老师的很多文案,比如《人权概念和现代民主理论》,这才是我真正了解老师的开始。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那一年,我在西湖边的三联书店买了老师编译的三卷《爱因斯坦文集》。 浅绿色的精装本,是在1960~1970年代的困难时期,老师在家乡的煤油灯下完成了这项工程。 这个年轻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决心找中国共产党,献身于红色革命的共产党,在1957年反对“反右”运动成为了“右派”。 他的发言多次登上《人民日报》的显要位置,他自己问路回老家浙江临海过田,一去就是20年。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我读了《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的大部分和第三卷的全部,爱因斯坦被社会上任何文案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了。 是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人。 那个时候,我读了《爱因斯坦的民主、人权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物理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一文。 那是包括许先生在内的中国物理学家、科学家集团走过的光荣的荆棘路的见证。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那年冬天,我意外地收到了老师的来信和2000元人民币,让他弟弟辗转寄去。 当时妻子住院了,信和钱被送到了医院的病床上。 我和老师素不相识,他只读了我不成熟的长文《民主阶段论》,听说我的生活很困难,就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信说,这笔钱是老干部在工资中省下来的,委托他交给有需要的人。 这是我完全想不到的。 那个冬天很冷,老师的问候和关怀会变成永远的温暖。 (有很多长时间像我一样接受他无私援助的人,我知道的不少。 他在信中对我的一些论述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首先强调要明确民主主义的概念。 从那时起,老师进入了我的人生,我们开始了将近18年的交往。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花25年时间阐明民主主义的概念

1996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北京中关村,敲了老师的家。 就像我们很久以前认识的老朋友一样,我们谈得很开心。 我记得那天他把我留在午饭,继续谈话。 他特别推荐我读萨凡因的《政治学说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书。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问世后,他进行了观察,并主动致函作者。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他真正开始思考民主主义的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1980年为中共中央书记处“科技知识讲座”首届“科技快速发展简况”起草的演讲稿率先提出了“科学与民主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现代国家赖以生存的内在动力”的论断。 接着发表论文“试论科学与民主主义的社会功能”,加以更全面的论证。 当时他对民主主义的概念其实也很模糊,多年后才说过。 “我对民主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不太了解,结合国内长期流行的观点,把卢梭作为近代民主启蒙思想的第一代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系统地学习民主主义的历史和相关理论著作,发现对现代民主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卢梭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哲学家洛克,“所有人生而平等”“主权在人民”等论点早在洛克和卢梭之前。 事实上,卢梭的思想非常混乱,连反民主主义、反科学、反理性的因素都不少。 这些错误思想导致了法国革命时的雅各宾独裁和20世纪的极权主义暴政”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为了弄清民主主义的源头,从1988年前后开始,他决心与夫人王来棣合作写《民主论》。 不久胡绩伟也知道要写同名书,决定改名为“民主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25年,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长时间里,他最专注于这个大项目。 他写了《民主主义在西方的历史》的部分。 从雅典到美国,法国部分还来不及动笔,就倒下了。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他对西方历史不熟悉,每次形成一个概念都需要浏览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相关论坛,但他的视力只有0.1,上了年纪,记忆力衰退,各种干扰多,文章断断续续,进展缓慢,目前完成的主体部分约有19万字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我和朋友去看过他。 朋友教了他荷兰的文献、英文版、砖头这样的大书。 他没有读,所以要求朋友帮忙复印。 我有时看书,觉得和他的研究有关,也向他推荐,他认为值得,就去买。 他严谨、踏实、认真的学术态度,在他的这部著作中随处可见。 特别是他对荷兰共和国和现代民主理论的诞生、英国议会民主的形成和锁定思想的研究,是前人所未见的,对理解民主历史和理论形成的重要环节有着重要的启示。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经过长时间的浏览、研究和思考,他逐渐明确了民主主义的概念。 在现代中文世界里,他对民主主义的理解之深和表达之明、透彻实属罕见。 不同意罗列民主、共和、宪政的概念,“民主概念的内涵实际上包括共和(政府首脑由选举产生)和宪政(政府权力受宪法限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元首(国王)是世袭的,但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一旦议会掌握实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君主立宪制只是形式和共和国不同,实质上是一样的。 总之,将民主与共和、宪政相提并论是不合逻辑的。 与民主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由、人权和法治,四个紧密相连、相互依存。 自由是民主的灵魂和目的,人权是民主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四位一体构成了民主政治的大厦。”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从1950年到2000年之间,老师80岁的时候,他的后辈为他做了文集,所有的文案在我校都是多次正确的。 这是我仔细通读老师的文案,包括他在1950年代写的。 他将文案分为六大类:科学史探讨、爱因斯坦研究、哲学思考、民主、自由、为人权呐喊、读教师和朋友,回忆往事。 他将文集命名为“科学、民主、理性”。 这三个关键词,是他生命最后几十年中“五四”提出的民主和科学所追求的。 早在1988年他就打算出版文集,但以此为主题,最后书没有被印刷,被拆散了。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说实话是他一生对自己的要求

从1998年开始,他和李慎之维持了5年的通信。 他们的价值观有高度的共识,对具体的人、事甚至观点也有很多分歧,在信中讨论,也包括对认识的认识。 他们和顾准差不多都是代人,《顾准文集》自1994年出版以来,在中国知识界引起过小小的震动。 李先生对顾准的思想和人格极为尊敬。 许先生也“非常尊敬”尊敬独立思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没有掩饰自己对于顾准思想的限制看法。 他写给我的第一封信中指出,照顾许多观点是个问题。 他说,顾准对民主主义有很多误解,自由、人权这一基本概念也有差距。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但是,他看了胡杰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后深受感动,大大认同了林昭的思想。 2008年是林昭被枪杀40周年,我想做一本纪念文集,给他写信。 他第一时间表示支持,放下手头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有分量的文案《林昭,中国布鲁诺永生》。 ——纪念林昭殉难40周年”。 看到林昭血书所揭示的“极权”一词,他很吃惊。 “极权”和“极权主义”( totalitarianism )一词是直到1980年左右才被看到的,但林昭在1960年就知道了,并经常被采用。 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是绝对没有的。 因此,他认为“林昭可以说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政治思想领域最高、战斗力最强的思想家和勇士”。 林昭的事迹让熟悉世界科学史的他联想到公元1600年在罗马生花广场被焚烧的思想家布鲁诺。 他寄稿子的时候,特意拷贝了布鲁诺的画像。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刚直,勇敢,对权势说实话确实很难,但更难得的是对身边的人,对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坦率,这也伤害了很多知识界朋友的面子,很多人对他敬而远之。 其实在我看来,他一直是个童心、毫无防备的城堡,对人开放,对人对事不客气,完全从本心出发,并不是所有的评价都是正确的。 但是,他认真,诚实,他很真实,从年轻时代到最后的岁月,没有改变。 他说他在1949年之前除了和国民党间谍战斗外一辈子都不会说谎。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在别人看来,他骄傲地站在这样的时代,特别需要巨大的道德勇气,对他来说只出于赤子之心。 他大学时代的老师、心理学家陈立直到晚年都在担心他的处境,他坦率地说,自己不过是个不服皇帝的孩子。 说实话,他要求自己一辈子,他也动了身干。 他不关心为此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打造一个身体! ”

他在2000年说:“80岁对我来说依然是沉重、忧郁的岁月,依然是无尽的痛苦和窒息。” 他一生中的许多岁月都在逆境中度过,但真正轻松愉快的日子很少。 20世纪80年代是他发挥最大作用的十年,可以说是引领风潮的知识分子之一,伴随着很多曲折。 但是,18年来,我每次见到老师,他总是安静冷静,和他谈现实和历史,谈各种人事、思想,他从不急躁,这个时代的浮动不安似乎给他留下了什么痕迹。 他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点观点中,当时有些人无法接受,但几年后人们突然发现,他是最彻底反省、最早告别的。 毕竟他是民国教育出来的,从立本小学到浙江大学,我经常认为教育带给他的气质是深水静流,不傲慢,不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天上掉馅饼,一步登天。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他曾写过《竺可桢的“求是”精神和浙江大学的校训》,对他学习、就业、度过11年的母校怀有深深的感谢之心。 “文革”时期他被揪出来,也曾被关在浙大。 当时在浙大他完成了物理系的学业,王淦昌等教授对他评价很深,一心留校任教,他毅然离开,投身民国革命洪流,积极卷入那个时代的大潮中,最终陷入主流文明的价值之中。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2000年,我写了《爱因斯坦的影子:许良英之路》,但他不太同意这个主题,觉得自己走的路和爱因斯坦不一样。 但他承认我指出了他思想的三个来源:爱因斯坦的思想、台州地域文化、浙大“求是”精神。 正是这些,共同构成了他的精神坐标,完成了他一生的人格。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苍之巅望着海边,地势不偏不倚。 就读永安下灵江,人文地理随意……入学唱歌、融会贯通,天真无邪。 地球转了几圈,得失问心。 咱家的少年须务本、本立而道生。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在立本小学的校歌中,和家乡的山水一起培养了少年的情操。 他对科学的追求、对国家的关心意识,都是在概括性苍山下形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也在这里翻译了。 张家渡,这个小山镇,他们家的“高台门”和“风翻书楼”,是他在那里最先遇见爱因斯坦的。 1938年,他通读了爱因斯坦的第一本中文译本《我的世界观》,立志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 为此报考了浙江大学物理系,1939年他如愿以偿地进入广西宜山,成为胡刚复、王淦昌、束星北等物理学家的弟子。 但是,他的志向变成了大学时代,在第一学期的选择名单“将来的志愿者”一栏中自豪地写着“现代物理学的权威”,第二学期为“理论物理学家”,第三学期为“追求真理”,最后两个学期为“创造一个身体”。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从此,无论革命时代、“反右”时代、启蒙时代,塑造形体、大写字母的人都成为了老师一生的追求。 要想在老师中寻找最宝贵的要素,就要做大写的人、正直的人、无愧于时代的人、无愧于这片土地的人。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他一辈子都这样,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没有动摇。 他给我的最大影响与其说是思想上的,不如说是人格上的。 从1995年冬天以来,无论是写信还是面谈,他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挂在嘴边。 应该抱着普通的心,成为普通人。 所以,他理解的启蒙不是把自己放在高处,而是放自己。 他在意的首先是自我启蒙。 因此,他将历时25年研究民主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所以,他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纯洁的童心。 所以,他可以坦率地批判各种社会的不义,也可以批判多位知识分子。 在最糟糕的沉默中,他发出了自己独立的声音,他只是从良知出发。 尽管他一贯重复道义上的角度,但他并不赞同高调的理想主义。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多年来,每次去北京,老师家几乎都是我必须去的地方,我总是不打电话就直接去了。 他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家。 他经常挽留我吃饭,几乎每次都吃大馄饨,他自己烤,里面放汤圆,小王说这是他喜欢的。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现在小王、小许相继离开。 对我来说,17年来进出过一次的门永远关上了。 岁月变迁,荣华消失,我的怀念伴随着我人生的所有时间,愿老师在天之灵安息,愿老师留下的精神遗产成为中国持久的祝福。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他的志向变成了大学时代,第一学期选集的“将来志愿”栏里是“现代物理学的权威”,第二学期是“理论物理学家”,第三学期是“追求真理”,到最后两学期是“创造一个身体”! ”自豪地写道。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经过漫长的浏览、研究和思考,他逐渐明确了民主主义的概念。 在现代中文世界里,他对民主主义的理解之深和表达之明、透彻实属罕见。

■他理解的启蒙不是把自己放在上面,而是把自己放在上面。 他在意的首先是自我启蒙。

年1月28日13时25分,许良英在北京海淀医院去世。 噩耗传来,我说不出的悲伤。 想起了近18年来和老师交往的多个事件、多个细节,想起了他对我说的多句话,泪水再次模糊了眼睛。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我读了老师在《世界经济导报》上发表的文案《民主是稳定团结唯一可靠的保证》,多年后才知道是老师的作品,原题为《五四》和纪念中国的民主启蒙——五四运动70周年》。 直到1995年夏天,我读了老师的很多文案,比如《人权概念和现代民主理论》,这才是我真正了解老师的开始。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那一年,我在西湖边的三联书店买了老师编译的三卷《爱因斯坦文集》。 浅绿色的精装本,是在1960~1970年代的困难时期,老师在家乡的煤油灯下完成了这项工程。 这个年轻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决心找中国共产党,献身于红色革命的共产党,在1957年反对“反右”运动成为了“右派”。 他的发言多次登上《人民日报》的显要位置,他自己问路回老家浙江临海过田,一去就是20年。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我读了《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的大部分和第三卷的全部,爱因斯坦被社会上任何文案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了。 是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人。 那个时候,我读了《爱因斯坦的民主、人权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物理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一文。 那是包括许先生在内的中国物理学家、科学家集团走过的光荣的荆棘路的见证。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那年冬天,我意外地收到了老师的来信和2000元人民币,让他弟弟辗转寄去。 当时妻子住院了,信和钱被送到了医院的病床上。 我和老师素不相识,他只读了我不成熟的长文《民主阶段论》,听说我的生活很困难,就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信说,这笔钱是老干部在工资中省下来的,委托他交给有需要的人。 这是我完全想不到的。 那个冬天很冷,老师的问候和关怀会变成永远的温暖。 (有很多长时间像我一样接受他无私援助的人,我知道的不少。 他在信中对我的一些论述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首先强调要明确民主主义的概念。 从那时起,老师进入了我的人生,我们开始了将近18年的交往。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花25年时间阐明民主主义的概念

1996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北京中关村,敲了老师的家。 就像我们很久以前认识的老朋友一样,我们谈得很开心。 我记得那天他把我留在午饭,继续谈话。 他特别推荐我读萨凡因的《政治学说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书。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问世后,他进行了观察,并主动致函作者。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他真正开始思考民主主义的问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1980年为中共中央书记处“科技知识讲座”首届“科技快速发展简况”起草的演讲稿率先提出了“科学与民主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现代国家赖以生存的内在动力”的论断。 接着发表论文“试论科学与民主主义的社会功能”,加以更全面的论证。 当时他对民主主义的概念其实也很模糊,多年后才说过。 “我对民主主义的历史和理论不太了解,结合国内长期流行的观点,把卢梭作为近代民主启蒙思想的第一代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系统地学习民主主义的历史和相关理论著作,发现对现代民主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卢梭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哲学家洛克,“所有人生而平等”“主权在人民”等论点早在洛克和卢梭之前。 事实上,卢梭的思想非常混乱,连反民主主义、反科学、反理性的因素都不少。 这些错误思想导致了法国革命时的雅各宾独裁和20世纪的极权主义暴政”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为了弄清民主主义的源头,从1988年前后开始,他决心与夫人王来棣合作写《民主论》。 不久胡绩伟也知道要写同名书,决定改名为“民主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25年,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长时间里,他最专注于这个大项目。 他写了《民主主义在西方的历史》的部分。 从雅典到美国,法国部分还来不及动笔,就倒下了。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他对西方历史不熟悉,每次形成一个概念都需要浏览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相关论坛,但他的视力只有0.1,上了年纪,记忆力衰退,各种干扰多,文章断断续续,进展缓慢,目前完成的主体部分约有19万字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我和朋友去看过他。 朋友教了他荷兰的文献、英文版、砖头这样的大书。 他没有读,所以要求朋友帮忙复印。 我有时看书,觉得和他的研究有关,也向他推荐,他认为值得,就去买。 他严谨、踏实、认真的学术态度,在他的这部著作中随处可见。 特别是他对荷兰共和国和现代民主理论的诞生、英国议会民主的形成和锁定思想的研究,是前人所未见的,对理解民主历史和理论形成的重要环节有着重要的启示。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经过长时间的浏览、研究和思考,他逐渐明确了民主主义的概念。 在现代中文世界里,他对民主主义的理解之深和表达之明、透彻实属罕见。 不同意罗列民主、共和、宪政的概念,“民主概念的内涵实际上包括共和(政府首脑由选举产生)和宪政(政府权力受宪法限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元首(国王)是世袭的,但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一旦议会掌握实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君主立宪制只是形式和共和国不同,实质上是一样的。 总之,将民主与共和、宪政相提并论是不合逻辑的。 与民主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由、人权和法治,四个紧密相连、相互依存。 自由是民主的灵魂和目的,人权是民主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四位一体构成了民主政治的大厦。”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从1950年到2000年之间,老师80岁的时候,他的后辈为他做了文集,所有的文案在我校都是多次正确的。 这是我仔细通读老师的文案,包括他在1950年代写的。 他将文案分为六大类:科学史探讨、爱因斯坦研究、哲学思考、民主、自由、为人权呐喊、读教师和朋友,回忆往事。 他将文集命名为“科学、民主、理性”。 这三个关键词,是他生命最后几十年中“五四”提出的民主和科学所追求的。 早在1988年他就打算出版文集,但以此为主题,最后书没有被印刷,被拆散了。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说实话是他一生对自己的要求

从1998年开始,他和李慎之维持了5年的通信。 他们的价值观有高度的共识,对具体的人、事甚至观点也有很多分歧,在信中讨论,也包括对认识的认识。 他们和顾准差不多都是代人,《顾准文集》自1994年出版以来,在中国知识界引起过小小的震动。 李先生对顾准的思想和人格极为尊敬。 许先生也“非常尊敬”尊敬独立思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没有掩饰自己对于顾准思想的限制看法。 他写给我的第一封信中指出,照顾许多观点是个问题。 他说,顾准对民主主义有很多误解,自由、人权这一基本概念也有差距。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但是,他看了胡杰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后深受感动,大大认同了林昭的思想。 2008年是林昭被枪杀40周年,我想做一本纪念文集,给他写信。 他第一时间表示支持,放下手头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有分量的文案《林昭,中国布鲁诺永生》。 ——纪念林昭殉难40周年”。 看到林昭血书所揭示的“极权”一词,他很吃惊。 因为“极权”和“极权主义”( totalitarianism )一词直到1980年左右才被看到,但林昭在1960年就知道了,并经常被采用。 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是绝对没有的。 因此,他认为“林昭可以说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大陆知识分子中政治思想领域最高、战斗力最强的思想家和勇士”。 林昭的事迹让熟悉世界科学史的他联想到公元1600年在罗马生花广场被焚烧的思想家布鲁诺。 他寄稿子的时候,特意拷贝了布鲁诺的画像。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刚直,勇敢,对权势说实话确实很难,但更难得的是对身边的人,对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坦率,这也伤害了很多知识界朋友的面子,很多人对他敬而远之。 其实在我看来,他一直是个童心、毫无防备的城堡,对人开放,对人对事不客气,完全从本心出发,并不是所有的评价都是正确的。 但是,他认真,诚实,他很真实,从年轻时代到最后的岁月,没有改变。 他说他在1949年之前除了和国民党间谍战斗外一辈子都不会说谎。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在别人看来,他骄傲地站在这样的时代,特别需要巨大的道德勇气,对他来说只出于赤子之心。 他大学时代的老师、心理学家陈立直到晚年都在担心他的处境,他坦率地说,自己不过是个不服皇帝的孩子。 说实话,他要求自己一辈子,他也动了身干。 他不关心为此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打造一个身体! ”

他在2000年说:“80岁对我来说依然是沉重、忧郁的岁月,依然是无尽的痛苦和窒息。” 他一生中的许多岁月都在逆境中度过,但真正轻松愉快的日子很少。 20世纪80年代是他发挥最大作用的十年,可以说是引领风潮的知识分子之一,伴随着很多曲折。 但是,18年来,我每次见到老师,他总是安静冷静,和他谈现实和历史,谈各种人事、思想,他从不急躁,这个时代的浮动不安似乎给他留下了什么痕迹。 他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点观点中,当时有些人无法接受,但几年后人们突然发现,他是最彻底反省、最早告别的。 毕竟他是民国教育出来的,从立本小学到浙江大学,我经常认为教育带给他的气质是深水静流,不傲慢,不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天上掉馅饼,一步登天。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他曾写过《竺可桢的“求是”精神和浙江大学的校训》,对他学习、就业、度过11年的母校怀有深深的感谢之心。 “文革”时期他被揪出来,也曾被关在浙大。 当时在浙大他完成了物理系的学业,王淦昌等教授对他评价很深,一心留校任教,他毅然离开,投身民国革命洪流,积极卷入那个时代的大潮中,最终陷入主流文明的价值之中。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2000年,我写了《爱因斯坦的影子:许良英之路》,但他不太同意这个主题,觉得自己走的路和爱因斯坦不一样。 但他承认我指出了他思想的三个来源:爱因斯坦的思想、台州地域文化、浙大“求是”精神。 正是这些,共同构成了他的精神坐标,完成了他一生的人格。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苍之巅望着海边,地势不偏不倚。 就读永安下灵江,人文地理随意……入学唱歌、融会贯通,天真无邪。 地球转了几圈,得失问心。 咱家的少年须务本、本立而道生。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在立本小学的校歌中,和家乡的山水一起培养了少年的情操。 他对科学的追求、对国家的关心意识,都是在概括性苍山下形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也在这里翻译了。 张家渡,这个小山镇,他们家的“高台门”和“风翻书楼”,是他在那里最先遇见爱因斯坦的。 1938年,他通读了爱因斯坦的第一本中文译本《我的世界观》,立志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 为此报考了浙江大学物理系,1939年他如愿以偿地进入广西宜山,成为胡刚复、王淦昌、束星北等物理学家的弟子。 但是,他的志向变成了大学时代,在第一学期的选择名单“将来的志愿者”一栏中自豪地写着“现代物理学的权威”,第二学期为“理论物理学家”,第三学期为“追求真理”,最后两个学期为“创造一个身体”。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从此,无论革命时代、“反右”时代、启蒙时代,塑造形体、大写字母的人都成为了老师一生的追求。 要想在老师中寻找最宝贵的要素,就要做大写的人、正直的人、无愧于时代的人、无愧于这片土地的人。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他一辈子都这样,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没有动摇。 他给我的最大影响与其说是思想上的,不如说是人格上的。 从1995年冬天以来,无论是写信还是面谈,他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挂在嘴边。 应该抱着普通的心,成为普通人。 所以,他理解的启蒙不是把自己放在高处,而是放自己。 他在意的首先是自我启蒙。 因此,他将历时25年研究民主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所以,他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纯洁的童心。 所以,他可以坦率地批判各种社会的不义,也可以批判多位知识分子。 在最糟糕的沉默中,他发出了自己独立的声音,他只是从良知出发。 尽管他一贯重复道义上的角度,但他并不赞同高调的理想主义。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多年来,每次去北京,老师家几乎都是我必须去的地方,我总是不打电话就直接去了。 他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家。 他经常挽留我吃饭,几乎每次都吃大馄饨,他自己烤,里面放汤圆,小王说这是他喜欢的。

“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现在小王、小许相继离开。 对我来说,17年来进出过一次的门永远关上了。 岁月变迁,荣华消失,我的怀念伴随着我人生的所有时间,愿老师在天之灵安息,愿老师留下的精神遗产成为中国持久的祝福。

标题:“没写完的民主思想”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