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72字,读完约10分钟

一起学习成长

骆阳

来的时候艳阳高照,去的时候还是这样。 在北京海运仓街头徘徊,最后看了《中国青年报》五个字,这一段的学习经历又在脑海里一闪而过。 庄子说的话觉得白驹过隙,多半如此。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幸运的是,青年是美好的,也是不能一劳永逸的时期,是未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始。 中国青年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是服务一代青年的地方。 中国青年报自1951年创刊至今,经历了停刊,是当代中国影响较大的报纸之一。 能来这里听老师们的指导是我的荣幸。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在这里可以找到刻骨铭心的历史印记——雷锋、张海迪、中国女排等。 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共青团高层的决定声和各地共青团工作人员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这里既有对世界万象最犀利的针,也有对青少年成长最温暖的关怀。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翻开学习笔记,页面上记录着我在报社的点点滴滴。 闭上眼睛,似乎也能看到自己和三个伙伴听老师讲课、做笔记的样子。

新闻网h5策划部总监史剑老师用最直观明了的语言,分析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h5策划制作案例,教了我们最简单实用的妙手,如何速成了h5制作高手。 “拥抱潮流,尽早探索新鲜事物”是他的秘诀。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孙昕老师和闵捷老师表示,中国青年报在网络新闻时代,通过h5拉动、视频传播力、网站重新定位,推进了报社转型,走上了独特的全媒体融合转型之路。 这对我来说很震惊,这是一种一直想接近网民,接近青年的方式,示范了各地青年报如何走新的信息传播道路。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对我来说,魏和平老师是“十年磨一剑”的典型人物,kab的宣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魏老师对事业的热情,对服务青年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北京原来有三所房子,现在只有一所了。 ’魏老师在茶余饭后嘲笑自己的话,其实是对自己没有怨恨的脚注。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在微信方面,唐逸老师和陈凤莉老师用具体的例子教了我们如何具体分解。 在几个方面教会了我们微信传达的经验。 许多新奇的想法吓了我一跳。 接地气的表现并没有让他们难受的微信探索之路变得困难。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黄勇老师把我们带到了北京前门附近的团中央,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共青团自媒体思想的意识形态。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的景临部长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讲述了对自身媒体的理解。 我们还访问了蓝微就业办公室,在这里学习、参观、交流,团中央从媒体第一线编辑,在很多细节上与我们探讨了交流。 在和老师们的谈话中,我越来越感到媒体人的坚守,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精神传承。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正如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张坤所说,我们这次是一起学习,一起陪伴,一起服务,一起成长的。

(作者系团浙江省委自媒体中心、《青年时报》记者)

实事求是,创新

刘佳欣

下了火车,北京的天空空蔚蓝,还漂浮着几朵棉花云。 在这样的好天气下,我开始了在中国青年报社学习的旅行。

上课的第一天是星期天。 史剑老师用他丰富的经验给我们讲了如何制作h5。 从制作h5采用的软件,到制作需要观察的细节。 从分解客户想分享的网页,到让网民直接联系网页……史剑老师用生动的例子,让我们深刻地明白了创意先于文字,想法先于行动,创意源于生活。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探索中国青年报特色的全媒体融合转型之路,是孙昕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二天的课。 孙昕老师以中国青年报为例,指出了全媒体快速发展的道路——H5拉动、视频的力量。 h5宣传效果显著,重大活动和深度报道,除文案外,照片、视频、h5等已成为“标配”。 微纪录片——暖文周刊、周播类节目——共青团信息联播、高校信息联播等一系列视频节目展现出中青特色。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闵捷老师的课:关于网上青年思想引智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从“谈政治”、“有感情”、“说暖文”、“做平台”四个部分、“思考”和“实践”两个方面,吸引我们和他青年的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魏和平老师紧紧围绕这8个字,通过媒体手段和渠道服务介绍了青年创新创业的方法。 印象最深的是魏老师的认真和重复。 正因为在这方面多次认真带领大家创业,才能得到青年的认可,直接打动青年的心,引起青年的共鸣。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当听到标题“五四且年轻,青年为什么会变老”“为什么冬天追女生最容易”时,我不禁搜索文案。 这些复印件来自唐逸老师。 在了解客户的喜好之前,要了解客户了解目标群体的主张,必须了解客户的喜好。 了解顾客的诉求,思考如何满足顾客的诉求,如何满足顾客的诉求,以及如何使公众号的特点最大化,增加对青年的诱惑,唐逸老师的课引起了我很多思考。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一个星期五早上,我们来到团中央,拜访了蓝微就业办公室,学习、参观、交流。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景临部长为我们解析了媒体语言应具有的优势。 告诉我浅显易懂,接地气,多读,多看观点,形成自己的观点,能抓住青年的喜好,更好地传达共青团的精神。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如何让“硬”文案在微信平台上生存下去,陈凤莉老师给我们讲了她的经验:高质量的文案是阅读量的核心,适度的包装和恰当的形式也是比较有效的辅助手段。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让黄勇先生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开始,了解《中国青年报》这一讲述正义、感情的媒体,勇敢改变,开拓创新。 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我将坚定地走上弘扬正能量的道路,寻求真相,寻求真正的创新。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正如张坤总在《最温暖的终端——人心》结业典礼上说的,这场中青报学习之旅,带着我们走到了一起。

(作者系团吉林省委《吉青舞飞扬》)

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陈丹丽

短短10天的训练结束了。 虽然时间很短,但收获很多。

我从事共产主义青年团自媒体只有五个月。 即使是共产主义青年团也对自媒体认识不足。 迷茫的时候接受这样的训练的机会,又兴奋又紧张。 这10天里,我感受到中国青年报社的各位老师对我们给予了周到的关怀、指导和帮助,确实获得了知识、信心和友谊。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来到报社,才体会到什么是全媒体的变革,发现前面火爆的《神经喵》《人民英雄纪念碑莳绘金》都是来自中国青年报的,我们关注的《高校信息联播》也是中国青年报的产品。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是我在这次训练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最深刻的一句话。

史剑老师在说如何制作爆款h5产品。 其中最重要的是与网民交流,为网民提供参与和共享的理由。 不管你的技术多好,你的文字多美,毕竟没有走到网民的心里,就很难成为爆款h5。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上课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 总结就业类型h5,一般最后干很久,很无聊,没人看。 我该怎么办? 老师说,通常的思维可以以时间为轴心进行总结,但其实可以改变思维,重新分类总结。 例如活动、论坛、座谈等。 网民不在乎你是什么时候做的。 你可以看到自己在意那个部分。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唐轶老师就面向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文案建设,阐述了与年轻人的心灵融合。 老师举了很多例子,印象最深的是《永远不到的列车》,在温州的车祸中,一位女性在最后一刻给母亲打了电话,受了重伤不能出声,但母亲知道那是永远不能到的列车,女儿竭尽全力给她留了最后的信息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是中国青年报的报纸宗旨。 在课程中,闵捷老师用青年思想吸引工作的感情,魏和平老师重复kab的工作,让我感受到中青报人对青年的诱惑,对青年问题的深刻思考,他们用敬业精神和深厚的感情创造了深入人心的产品。 这种心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对共青团工作的意义有了新的了解,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10天的课程虽然很短,但文案却很丰富,从大一到全媒体融合的探索,小到微信照片文字标题的打磨,各老师可谓是一窝蜂地授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例如,各种资源利用不足、网站变革融合、不打造企业品牌特色的产品等。 老师教给我的经验,促进了我对今后共青团自媒体事业的深入思考。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最后遗憾的是,没能参加记者的采编实践,没能锻炼自己的文案水平。 但是,我相信这次训练的学习不仅是结束还是开始,遗憾的是为了下一个更好的开始而留下来。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作者是湖北省委“青春湖北”)

宝贵的经验宝贵的体验

黄雨晨

是江苏省委下属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自媒体事业室的一员,我意外地获得了去中国青年报社参加自媒体培训的宝贵机会,带着稚气和憧憬开始了关于自媒体、共青团、青年和责任的奇妙之旅。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曾经在我的桌子方案里充满墨水味的《中国青年报》,以最开放的姿态展示了它的美丽和奥秘,成为每天精彩的训练课程,成为所有老师前辈鼓励的关怀,成为所有观点和所有交流的火花。 我转发的信息副本、我感叹的视频作品、我好奇的制作技术、我困惑的运营困难,都在这里找到了源头和答案。 技术和视野提高,收获的是回忆和温暖。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培训时间为10天,时间不长,但文案丰富,我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社最优秀骨干力量的倾囊相授,凭借视频h5策划制作、信息网站布局与表达、微信公共平台运营与建设等自媒体经验,面向创新创业服务青年、大学, 充满了知识密度和思维高度。 我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足以让我在下一次学习、工作中咀嚼消化,从媒体工作和个人成长变成巨大的能量。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古人云:治大国如菜。 在10天的训练中,我认为自媒体的工作也许也可以借用这个概念,让自媒体变得像烹饪一样。 老师们用无数生动的事例、经验,传授这种“烹饪”艺术。 火候”所具有的价值观导向,“食材”的包装就像标题和文章的创新,“口味”的咸淡就像用户群体的定位,营养的正能量的传递。 请记住,使用“国家科学技术大奖发布”的“素材”加工“听声猜科学家”的h5趣味作品,使比较无聊的信息素材通过互动性和参与感更具传达力的例子。 通过构建微信矩阵,满足不同青年群体的诉求,“咸淡甜”精准定位服务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青年。 “这里的团干甩开‘光杆司令’的帽子,在‘蓝瘦香菇’的标题中,讲述街道团干部兼职的职团干部的工作文案,吸取流行的网络新词,‘料理’更‘精致’……这些生动 要获得青年的接受和着迷,更好地服务青年,聚集青年,就要不断磨练“烹饪”的妙手,学习提高,顺应时代潮流,以青年喜欢的方式传播时代的正能量,创造价值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古人云“文载道”,今天的自媒体应该以更丰富的形式,承载更大时代的感情,“自媒体从业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这是我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关于自媒体事业的最佳定义。

“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作者系团江苏省委《江苏共青团》文案)

(照片均由岳琦拍摄)

标题:“地方团组织自媒体编辑赴中国青年报第一期研修班学习心得”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