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5字,读完约4分钟

近看邻国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2006-12-08 叶研 从市郊大学区回加尔各答的路上,我示意司机在一片街区边停车。

同伴问:“这是哪儿?”

我说:“塔坝。华人区。”

加尔各答是见证印度近代历史的城市。1600年英国成立的东印度企业就设在加尔各答。近100多年来,陆续有华人来到加尔各答,他们多数聚居在加尔各答郊区的塔坝区。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牛在印度是神的象征,受到保护。大量的牛用于农耕和运输,还有大量的牛就随意放养在印度城乡。所以长时间以来,印度人很少利用牛皮,皮革业也很不发达。来到加尔各答的华人,首要从事皮革业,也有少数人从事牙医和餐饮业。华人曾经在塔坝创建了印度东部皮革业的中心。在那段时间里,塔坝相当繁荣。印度东部各地的生牛皮被收购到塔坝,260多个大大小小华人皮革厂向印度乃至世界各地供应着牛皮。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如今的塔坝风光不再。几百家皮革厂,倒闭了大半,现在只剩100多个。这里的华人居民也大为减少。不少商户改换经营业务,开起了餐馆。于是,塔坝渐渐出现了十几家中餐馆,吸引了不少加尔各答的印度居民和外国人专门来就餐。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叶启炎先生是加尔各答皮革商会主席,汉语说得很好。他的厂子是塔坝比较大的皮革厂之一。他不断地更新设备,以适应市场诉求,产品远销中国、东亚和世界其他国家。叶启炎的公司是塔坝少数跟上了时代变迁的皮革厂。但也要转移到新的指定厂区去了,加尔各答近郊一个以华人操持皮革业为特征的塔坝正在消失。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当年塔坝繁荣的时候,曾有两所华人子弟学校,教授汉语、中华文化和现代数理化课程。其中叫作天恩灵粮堂的一所,已经不教授中文了。我们参观了印度最后一所教授汉语课程的学校——培梅中学。当初来到塔坝创业的华人以原籍在广东梅县的居多。取名培梅中学,含有培养梅县子弟的意思。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培梅中学校长梁雪明女士告诉我们,学校最多的时候曾有1000多名学生。现在每年毕业的多,入学的少,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少。她希望学校能支持下去,“现在,印度教中文的学校只有这一所了。”课间,老师把学生们召集来,为我们表演小歌舞。孩子们出生在他乡,祖国古老的文化血脉在漫长迁移和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中,还有多少流淌在他们的生命中?但愿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当初,华人从祖国来到印度后,中国和印度的政治、社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印关系也经历了邦交不正常的阶段。这期间,旅印华人远离祖国,经历了凄惨境遇和各种各样的不幸。民国时代的多个教学文案、以前传下来文化和推广文案,竟没有改变地保存下来,给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感触。叶启炎表示:虽然我们生长在印度,但保存着中华文化以前传下来,过年、结婚、办丧事等,都依中国的以前传下来,宗族每年春秋两季都扫墓拜祖,联系宗亲感情。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印度商报》是塔坝华人办的报纸。从失修的印度塔坝厂商理事会会馆进入,走过悬挂着各届会长照片的议事厅,里面有两间平房,房里有几套办公桌椅,几台电脑,几个从业人员,这就是《印度商报》。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报社的总发行人陈其蕊先生在这里从业了大半生。《印度商报》现在发行量少到让人无法想象,只有300多份。从业人员每天用电脑在中文网站上摘录一点新闻,加上少量的当地报道和社区华人公司的广告,汇集到总发行人陈其蕊先生那里。陈先生审定后,用胶纸把胶片粘贴起来,送印刷厂印制。第二天早上6点,一个个地发到300多家订户手中。报社员工5人,包括陈先生26岁的女儿。中国大使馆赠送给报社一台电脑,他们上网收集新闻方便多了。时值酷暑,报社没有安装空调,只有几架电风扇。陈其蕊先生的梦想是有一天报纸能彩印。说到报纸,他淡淡地苦笑了一下,说,“干到不能干”。在塔坝经济萧条后,《印度商报》也走到惨淡经营的地步。“干到不能干”,我知道,这既指报纸,也指陈先生自己。

“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离开塔坝的路上,我眼前一直闪动着陈其蕊先生虚弱的身影,耳边一直响着他沉缓的声音:“一定要有一份华文报纸。”

标题:“加尔各答华人区 塔坝往事”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