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86字,读完约11分钟

文化沙龙里的1980年代 2006-08-02 本报记者 张彦武 日前,“上海文人心目中的八十年代”讨论会在沪上低调召开。会议的缘起是因为旅美作家查建英在三联书店出版了访谈录《八十年代》。她历时两年访问了北岛、阿城、刘索拉、李陀、陈丹青、栗宪庭、陈平原、甘阳、崔健、田壮壮等1980年代“文化热”中的核心人物。

发售仅一个月,《八十年代》首次印刷的15万部就卖光了。 许多打印媒体和门户网站也相继报道了这份复印件。 并且,在作家陈村主办的在线文艺沙龙“小众菜园”中,批评家吴亮从6月7日开始的投稿“八十年代瑠记”,一个月内聚集了万人以上的“大众”并点击。 在北京,挑战者被邀请在圆明园的单向街沙龙演讲“他们的浪漫年代”。 在座间,主持人许知远大大引用了作家朱伟的新作《作家笔记及其他》中的句子。 八十年代是三五个人可以整晚坐在一起说文学的时代,是大家可以一起喝啤酒看一晚上电影的时代,像恋人一样“推”着马路从张承志家走到李陀家,在李陀家楼下买西瓜,在路灯下一边吃一边聊 在和查建英的对话中,他专门谈了“友谊和争论”。 “那时你的房子对所有朋友开放,所有朋友的房子对你也开放。 ”。 查建英本人的心情是:“圈文化在80年代是自然的事件。 那个时候,大集团生活中有反叛,但感兴趣的是反叛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小集团,是一个圈,每个圈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社团文化”,或文化沙龙、准文化沙龙,有评论认为这可能是展望和考察那个时代的整体文化生态,特别是知识分子精神的群落化生存,重新描绘当时思想文化地图的比较有效的视点。 “像想起‘五四’一样想起八十年代”,这是大陆最近的“八十年代热”给耶鲁大学东亚语言系高级讲师苏炜的印象。 苏炜本人也是亲历者。 据他回忆,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人文知识界有“走向未来丛书”、“中国文化书院”、“文化:中国和世界丛书”三个文化圈,“这三个社团共享一个中心舞台——当时的北京《读书》杂志。 20世纪80年代参加最多的文化沙龙是“读书”的服务日”和赵越胜沙龙,他在当时双榆树公寓的1657号寓所中也是首都文化人凝聚的一大据点。 《读书》服务日 《读书》为1984年7月号,各月25日举办“《读书》服务日”,提供“相关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书样本,定期组织各方面同志的读书、讨论。” 当时,“读书”的沈昌文负责人不敢命名为“读书沙龙”。 “所谓‘俱乐部’,很容易联想到1957年反右时批判了‘裴德菲俱乐部’,叫‘沙龙’也不行,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 ” 当时,金克木、张中行、冯亦代等老一辈学者,李泽厚、王蒙、叶秀山等中年学者,甘阳、刘小枫、陈平原、周国平等青年学者与《读书》密切相关。 沈昌文想和同事们“把旧的和少的团结在一起”。 《读书》吴彬稀回忆说,“读书”的服务日”的地方最初是租东四附近的点心店,然后租朝阳门外的意大利冰淇淋店,“当时租外面的咖啡店,人均好像花了两三元。” 这项活动影响很大。 有一次,语言学家吕叔湘为了参加“‘读书’的服务日”而放弃参加政协会议,成为文化界的佳话。 最值得回忆的赵沙龙 在苏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周国平的回忆中,20世纪80年代的赵越胜沙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炜还说,作家柯云路在当时畅销的小说《夜晚和白天》中重点列举的“哲学——艺术月会”是以赵越胜沙龙为原型的。 柯云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的沙龙既有政治精英沙龙,也有文化精英沙龙,赵越胜沙龙是改革开放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 当时大家都很活跃,没有现在这么务实” “我的《京都三部曲》《新星》《夜与昼》《衰与荣》想概括一下当时社会的整体情况。 因为这个沙龙是我接触过的。 ”。 柯云路说:“我多次见过赵越胜,我记得好像在地安门东大街的他家。 他是一个很感兴趣的人,很好客,很热心,在那个时代比较新潮。”我和他谈论比较多的存在主义。 他谈的话题和直接关心国情民生的政治精英不完全一样,有文化性质,不是具体层面,而是想冲破过去思想的束缚,介绍各种学派。 那时最大的命题是“思想解放” 赵越胜沙龙以甘阳领衔的《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辑委员会班底为中心,甘阳、周国平、徐友渔、赵越胜等核心成员当时是社科院哲学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的同事。 《人论》、《悲剧的诞生》、《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存在与虚无》等重要而畅销的学术书籍,就是这个编辑委员会的成果。 沙龙的集会通常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 “有时周末不一定会被选中。 通常从下午开始,以主题为中心,请一个人发表,大家一起发表讨论意见。 晚上大家一起吃饭(通常是赵家,赵越胜和诗人阿坚出差,偶尔也先去餐厅),吃饭后也继续聊。 这个时候,音乐是增加兴趣的话题,包括有名歌手粉丝赛马的歌。 ”。 苏炜说。 苏顿印象中,赵越胜沙龙最多的话题是谈论最近的“读书”文案,以及当时的“文化热”、“做法论热”等话题。 1988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教师梁治平在《读书》上发表了贝尔曼翻译的《法律与宗教》译本。 “因为写法很好,所以话题也极其重要。 讲述法治观念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关系在晚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当然,前来参观的学者介绍海外情况也是保存节目。 徐友渔(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从英国访学谈维特和牛津学派,陈来(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访问美国谈海外儒学和以前流传的国学研究,甘阳(现为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访港,台、港学术界 但是,我们通常不讨论具体的现实政治和社会决定等话题。 这些话题在当时北京有另一个社团,但不是赵越胜沙龙的焦点。 苏炜说。 双榆树公寓 苏炜于1986年回国,处于赵越胜沙龙的后期。 社科院文学所为照顾大龄未婚青年分配了房子给他——双榆树青年公寓1657号。 和赵越胜一样好客的苏炜戴上了四五把钥匙,说:“因为掌握在几个朋友手里,很多朋友暂时需要租我的公寓。” 李陀、张暖忻、陈建功、郑万隆、史铁生、查建英、黄子平、陈平原等都是苏董家聚会的常客。 双榆树沙龙活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陈凯歌的《孩子王》拍摄于198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小放映室试映后,《大家也来我家谈话》。 那天,史铁生顶着风雪,挥舞着链条断了的轮椅参加讨论,说:“好像中途遇到了万隆,被万隆推了。” 尽管陈凯歌无故缺席,但与会者认真讨论了“孩子王”的得失,提出了许多建议。 20世纪80年代前期热心参加沙龙活动的陈凯歌,是朱伟1989年承包创办的《东方纪事》杂志第一期的封面人物。 双榆树青年公寓1657号也是“东方纪事”会议的举办地之一。 李陀担任“封面人物”,英国和美国人担任“东西风”一栏。 原稿大多是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苏炜负责散文版的《人生感悟》。 “我的集团是越胜沙龙朋友们的稿子赵越胜、周国平、怀宏等在上面发表的。 苏炜记得1657日在1988年春天举行了两位作家的作品朗读会,30名出席者“像饺子一样挤满了小屋”。 这一幕是参加的台湾作家王拓写连载文章发表在台湾《人类》杂志上的,“我的小房子也因此成为两岸开放式会面后,两岸作家、文化人最早交流的地方。 ”。 沙龙现在安全吗? 读书’服务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不那么固定了,“现在只是每年12月25日组织‘读书’部分聚集北京的作者。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家都很忙。”《读书》吴彬告诉记者,“我相信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不太一样,所有人将来都会变好。” 赵越胜沙龙和双榆树青年公寓1657号沙龙也因20世纪80年代末成员散架而解体。 至今,赵越胜还是巴黎的家,也是当时文友访问法国时最温暖的精神站,苏顿多次从朋友那里听到过他感受到的“温暖和喜悦”。 苏炜本人说:“无论是普林斯顿还是耶鲁,都一样说‘大门永远对朋友开放’。” 有一次,李陀来访,和耶鲁的朋友很开心,走了出去,说:“你的孩子,到哪儿都有话题,很热闹! ”。 苏炜说:“我从来没有被任何人叫过‘爷’啊! ”回答说。 (李陀在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文学圈被称为“陀爷”) “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人不像今天。 现在山林立。 那个时候,大家可以脸红,但彼此都是朋友。 ”。 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刚刚完成20世纪90年代关于中国思想研究的课题,他认为“对许多80年代来的人来说,那个年代已经成为理想的符号,用于反思和批判90年代以来的世俗化和市场化”,“对比80年代和今天的上海。 那个年代文化人的公共空之间比现在广泛得多,那个时候的大家都很热情,就像 许纪霖宣布:“上海的‘八十年代’,在1992年上海股市的开放中结束。” 作家陈村则说,他担心20世纪80年代会像上海20世纪30年代那样时尚化。 华东师大历史系副教授刘擎将20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总结为“那个时代沉浸在激情高涨的‘斗争’气氛中”,一个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所谓“改革”和“保守”的冲突,另一个是知识和文化资本 “这两者的冲突和竞争都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期望给社会带来新的前景”、“但是,我们发现社会变迁和快速发展有自己更多复杂的动力和逻辑,文人和知识分子的计划和想象中并不完全有”、“所以,知识分子特别是 现在公共舞台的主角是公司家、商人和娱乐明星”。 意想不到的“八十年代热”,让评论家白龙联想到了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名著《追忆》的核心形象:绚烂的盛唐只在追忆中呈现出黄金时代特有的色彩,“追忆”也是中华文化不懈的母题。 “物质将精神打入冷宫”这是评论家刘朝光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过程的比喻,“时代侧重经济,人们对现实利益的渴望取代了对思想文化的执着”。 1994年著名的“人文精神讨论”,彻底展现了刘晨光眼中,对人心古老但耐不住寂寞的文化人对“经济人时代”的不满,以及埋藏在愤怒之情下的对昔日话语权的留恋。 “八十年代的可怜,不知道自己有多悲惨,文艺复兴是什么! 我以为那是瘫痪病人下床扶着走,蹦极! ”。 画家陈丹青和查建英对话中的这句话,现在成了圈子里的名言。 “八十年代说得不像。 ’他淡淡地告诉记者。 对于这一切,“过来人”苏炜说:“现在想起了北京的这些社团和沙龙活动,很有趣。 是人生宝贵的记忆”,但“并不主张浪漫化、神圣化。 甚至关于那个所谓的“局限性”的探讨,其实也有“太认真的事”的前提,所以我也不想“探讨”它。 ”。 在苏顿所在的耶鲁大学华人社区,沙龙式的小社团“很常见”。 哈佛大学华裔教授主持的“剑桥新语”文化沙龙持续了30年,他介绍说“最近,主持此事的赵如兰、陆惠风教授年纪大了,刚刚暂时休会”,但“王德威、张凤等华裔“哈佛人”却 即使在全球化后的工业时代,以“纽约客”为中心的“纽约文人支援”也是经久不衰的大圈,沙龙活动无数。 在 苏炜,一点正常开放的社会和年代,知识文化界的社团和沙龙活动被认为是常态。 即使有各种芜杂的现象也很正常。 进入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以来,这出乎意料地成为了新鲜话题,反而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 h// h// h /

标题:“文化沙龙里的1980年代”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