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42字,读完约10分钟

最近,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与《中华环境保护世纪行》采访小组一起访问上海,近距离感受了当地如何“保卫长江清水绿岸”。

作为长江引入东海之前最后的支流,黄浦江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 新中国成立后,这条河为上海的工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而悄然奉献。

浦江西岸的徐汇滨江区、西岸开发集团有限企业副总经理阎明向记者表示,这里曾是上海民族工业的摇篮,有北票煤炭码头、水泥厂、木材厂等,多年来飞沙走石、泥泞、封闭以前传入工业岸线。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现在,浦江两岸林立的工厂和码头正在成为历史。 年末,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的滨江贯通开放,浦江两岸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休闲旅游场所。

阎明表示,浦江两岸经过十多年的综合开发,老厂房“变身”为美术馆,塔吊保存成为雕塑,老工业区成为绿道和跑道……工业区就这样转型为生态、生活、综合服务的新空之间。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上海有一条和黄浦江一样重要的河流。 “历史上黄浦江是苏州河的支流,但如果黄浦江是上海人的母亲河,苏州河就被称为‘祖母河’。” 苏州河展览中心梦清馆名誉馆长张效国介绍说。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苏州河本来水质清澈,但20世纪20年代随着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开始出现了黑臭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河的污染状况不断加剧,直到1978年,市区河段全年黑臭,虾灭绝,行人捂鼻。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20世纪80年代,上海开始治理苏州河,逐渐明确“完全利用现有合流制,将市区污水收集输送到长江口解决排放”的构想。

30多年来,上海市历届市委、市政府把苏州河整治列为“一号工程”:一期整治抓住了污染最重的6条支流抓住要点去污。 二期整治从全流域展开,污染防治污染从下游延伸到上游。 三期整治以改善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为目标,实施城市干流大规模清理疏浚的四期整治以全面清除干旱支流劣v类水体为目标,以提高全流域水质为重点。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目前,苏州河水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干流水质仍波动,无法稳定清除劣ⅴ类,支流仍存在市政泵站雨天放江等污染问题,苏州河整治仍是上海生态环境事业的重要任务。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治理苏州河是上海搞好碧水保卫战的典型例子,但全市4.8万条河湖整治,还需要机制保障和系统规划。

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晓涛表示,由于地理原因,上海水环境面貌改善工作难度较低。 上海河网密布,又处于赶潮地区,加之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差,治理价格高。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刘晓涛介绍,自年《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以来,上海水环境管理、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等工作人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其中,推行河长制成为有力线索,从市长到街主任,全市7787名河长各司职务。 《中小河道水质状况通报规则》《上海市河长制湖长约束咨询办法》的出台,保障了长远的管理和监督途径。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三年来,上海对4000余条黑臭河道、1.6万条劣ⅴ类水体实施综合整治,全市中小河道消除黑臭,劣ⅴ类水体比例从38.7%降至9.3%。 年,上海将全面消除劣化的v类,使老百姓所说的“臭河滨”成为历史。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今年,上海环境保护事业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垃圾分类”。 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 对于这个《条例》,上海人经过“从习性到习性再到好习性”的过程,垃圾分类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最新数据显示,《条例》实施3个月后,上海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5600吨/日,比去年增长5倍。 湿垃圾的分类量超过9000吨/天,比上年增加130%的干垃圾解决量被控制在15275吨/天,比年末减少26%。 有害垃圾的分类量为0.62吨/日,比去年增加了5倍。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总结了在上海推进垃圾分类的两个最重要的经验:一是在《条例》正式实施前,进行大量的社会推进;二是落实党支部、房地产企业、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四驾马车”的主体责任。 “最初很多居民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垃圾的制造者。 因为那也是垃圾分类的主体。 现在有些小区还是要依靠二次筛选,落实居民责任的小区,不再需要负责监督指导的志愿者值班。 ”。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分类也给了上海市民发挥“创新精神”的机会。 参加《条例》制定和审议的市人大代表施政就像“在水泥地里铺地毯,软着陆”。 例如,各小区可以自己调整定时投入的时间,也可以在错误的时候投入桶。 ”。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施政还告诉记者,在《条例》制定阶段,代表们对正式实施的时间有争议。 “7月正是炎热的时候,有些人担心潮湿的垃圾破袋容易腐烂,压力很大。 ”但令代表们惊讶的是,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投入正确率很高。 不仅如此,市民还发明了不会弄脏手的“破袋神器”,还产生了宠物粪便蚯蚓堆肥、分解湿垃圾制造酶栽培蔬菜等项目。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朱心军表示,西方国家的垃圾分类探索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上海在短时间内推进垃圾分类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是垃圾的分类不是攻防战而是持久战,“一旦前进,‘开弓不回头箭’,必须长期奏效”。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本报上海11月11日电

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见习记者魏其蒙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为长江引入东海之前最后的支流,黄浦江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 新中国成立后,这条河为上海的工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而悄然奉献。

浦江西岸的徐汇滨江区、西岸开发集团有限企业副总经理阎明向记者表示,这里曾是上海民族工业的摇篮,有北票煤炭码头、水泥厂、木材厂等,多年来飞沙走石、泥泞、封闭以前传入工业岸线。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现在,浦江两岸林立的工厂和码头正在成为历史。 年末,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的滨江贯通开放,浦江两岸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休闲旅游场所。

阎明表示,浦江两岸经过十多年的综合开发,老厂房“变身”为美术馆,塔吊保存成为雕塑,老工业区成为绿道和跑道……工业区就这样转型为生态、生活、综合服务的新空之间。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上海有一条和黄浦江一样重要的河流。 “历史上黄浦江是苏州河的支流,但如果黄浦江是上海人的母亲河,苏州河就被称为‘祖母河’。” 苏州河展览中心梦清馆名誉馆长张效国介绍说。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苏州河本来水质清澈,但20世纪20年代随着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开始出现了黑臭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河的污染状况不断加剧,直到1978年,市区河段全年黑臭,虾灭绝,行人捂鼻。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20世纪80年代,上海开始治理苏州河,逐渐明确“完全利用现有合流制,将市区污水收集输送到长江口解决排放”的构想。

30多年来,上海市历届市委、市政府把苏州河整治列为“一号工程”:一期整治抓住污染最重的6条支流抓住要点去污。 二期整治从全流域展开,污染防治污染从下游延伸到上游。 三期整治以改善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为目标,实施城市干流大规模清理疏浚的四期整治以全面清除干旱支流劣v类水体为目标,以提高全流域水质为重点。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目前,苏州河水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干流水质仍波动,无法稳定清除劣ⅴ类,支流仍存在市政泵站雨天放江等污染问题,苏州河整治仍是上海生态环境事业的重要任务。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治理苏州河是上海搞好碧水保卫战的典型例子,但全市4.8万条河湖整治,还需要机制保障和系统规划。

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晓涛表示,由于地理原因,上海水环境面貌改善工作难度较低。 上海河网密布,又处于赶潮地区,加之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差,治理价格高。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刘晓涛表示,自年《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以来,上海水环境管理、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等工作人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其中,推行河长制成为有力线索,从市长到街主任,全市7787名河长各司职务。 《中小河道水质状况通报规则》《上海市河长制湖长约束咨询办法》的出台,保障了长远的管理和监督途径。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三年来,上海对4000余条黑臭河道、1.6万条劣ⅴ类水体实施综合整治,全市中小河道消除黑臭,劣ⅴ类水体比例从38.7%降至9.3%。 年,上海将全面消除劣化的v类,使老百姓所说的“臭河滨”成为历史。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今年,上海环境保护事业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垃圾分类”。 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 对于这个《条例》,上海人经过“从习性到习性再到好习性”的过程,垃圾分类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最新数据显示,《条例》实施3个月后,上海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5600吨/日,比去年增长5倍。 湿垃圾的分类量超过9000吨/天,比上年增加130%的干垃圾解决量被控制在15275吨/天,比年末减少26%。 有害垃圾的分类量为0.62吨/日,比去年增加了5倍。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总结了在上海推进垃圾分类的两个最重要的经验:一是在《条例》正式实施前,进行大量的社会推进;二是落实党支部、房地产企业、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四驾马车”的主体责任。 “最初很多居民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垃圾的制造者。 因为那也是垃圾分类的主体。 现在有些小区还是要依靠二次筛选,落实居民责任的小区,不再需要负责监督指导的志愿者值班。 ”。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分类也给了上海市民发挥“创新精神”的机会。 参加《条例》制定和审议的市人大代表施政就像“在水泥地里铺地毯,软着陆”。 例如,各小区可以自己调整定时投入的时间,也可以在错误的时候投入桶。 ”。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施政还告诉记者,在《条例》制定阶段,代表们对正式实施的时间有争议。 “7月正是炎热的时候,有些人担心潮湿的垃圾破袋容易腐烂,压力很大。 ”但令代表们惊讶的是,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投入正确率很高。 不仅如此,市民还发明了不会弄脏手的“破袋神器”,还产生了宠物粪便蚯蚓堆肥、分解湿垃圾制造酶栽培蔬菜等项目。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朱心军表示,西方国家的垃圾分类探索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上海在短时间内推进垃圾分类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是垃圾的分类不是攻防战而是持久战,“一旦前进,‘开弓不回头箭’,必须长期奏效”。

“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本报上海11月11日电

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见习记者魏其蒙

标题:“上海:守护清水绿岸 建设卓越城市”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