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3字,读完约5分钟

我是艾滋女生 我写《艾滋女生日记》

2006年03月27日

实习生杨扬说:“这条路很辛苦,但我认为是对的。” 笔者第一次见到朱力亚,是在3月14日“与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校园签名活动”的现场,她身材美丽,单薄。 朱力亚于2002年9月以优异成绩被当时就读的中专保送到武汉某积分大学,同年9月与巴哈马籍留学生马浪偶然认识并做爱。 马浪被查出感染了HIV,于2004年4月3日被遣返回国,之后朱力亚也被诊断感染了HIV。 被诊断出感染了 HIV的人大部分都有极端的想法,一开始朱莉娅也绝望了。 但有两件事触动了她,促使她主动联系《南方人物周刊》,公开感染者的身份。 一个是当得知湖北还有其他6名被感染的大学生时,她迫切地联系了这些命运相同的同龄人,但其中只有两人希望和她见面。 防艾常识正在年轻人中逐渐普及,但这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她也是如此——有着不安全的性行为,模模糊糊感染。 朱力亚于2004年10月和2005年5月两次进入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看到了“比自己更悲惨、更体贴的人”的命运。 基于这两件事,她不顾国防专家桂希恩教授等人的反对,毅然公开了身份。 “说实话的感觉就像蝴蝶在飞,真的很自由。 “公开身份,不用承担保守秘密的痛苦,不是吗?” 为什么要在网上发表日记、出书呢? ”。 笔者问朱力亚。 “当然不够。 艾滋病只是一种疾病,没有理由进行道德谴责。 请公平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让我们正常读书、工作,改善我们的生存状况。 我想牺牲自己,以自己为镜子,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年轻人轻易进入“危险的游戏”,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我也希望我们学校切实开展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让健康的人不要重演我的悲剧。 ”。 “这条路顺利吗? “非常困难,所有的决策都在心中煎熬。 去年8月部分日记在网上发表后,攻击性发言变少,很多网民理解和支持了我。 真的很高兴。 我又有自信了。 所以根据和腾讯的合同,9月接触了出版社。 我又开始担心了。 因为父母没有接触网络,可能通过书了解我的情况。 但是出版社的诚信感动了我。 他们是商人,但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 我知道我代表的是整个感染者群体,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所以有现在看到的书”/h/]“如果身体不能适应别人的痛苦,他就不配为人” 朱力亚在书中说,她的同学、老师、病友、医生、帮助她的志愿者、实习生。 不仅“阳光”们关注着她的命运,很多网民通过这本书,知道了朱力亚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位湖北网民在随信附上的书签背面写了以下的话。 “我从广播里知道了你的故事。 受到的打击太深了,心里很痛。 你比我大两三岁呢。 我想为“防艾”做点什么案子,但我担心是不是自己知识不足。 我希望你能永远乐观地生活。 我永远支持你。 ”。 “这是一本感人而深刻的日记。 我一口气,然后逐字逐句地读完了它。 这在我的读书史上绝对是个例外。 ”。 性学者李银河高度评价了《艾滋病女子日记》。 三联书店的资深许医农在访问书店时,被本书封面上的一行字所吸引——中国第一位艾滋病女大学生的完整日记。 许医农一口气读完了朱力亚的书,赞扬了朱力亚的勇气。 “冒着这样的风险,施加这样的压力,朱力亚的精神很感动。 我看过高耀洁的《一万封信》,《艾滋病女日记》是感染艾滋病的女大学生的体验,她足以让大众知道这些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意识,艾滋病离我不远,就能最有效地防治艾滋病。 ” 许多网民被这本书感动,开始关注HIV感染者群体。 朱力亚的日记并未博得同情,也并未考验舆论。 她在传播善良和爱。 希望大众不仅以此为信息,不要恶性炒作,而要考虑现实的社会问题。 尊重生命,尊重健康,宽容他人对自己很好。 正如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周俊杰在本书中所说,“绝望的患者不应该有‘宽容’的问题……反而社会需要她的宽容——希望她厌恶社会的冷漠,帮助这个社会变得更温暖。” liveandletlive 濮存昕、李银河、桂希恩等人之所以为朱力亚日记排序,只是因为他们关注着成千上万“朱力亚们”的命运。 朱力亚说:“在我刚知道感染的月份,我几乎每天都认为《计划》如何“意外死亡”,任何死亡方法都比死于艾滋病好。 但是现在,我从这么多网民那里得到了对我的关心,觉得就这样死去很遗憾。 毕竟,活着才是最大的财富。 而且,必须要活得优质。 这句话是她在qq上的个性签名。 她确实也这样做了。 每个知道她的故事的人都要珍惜生命。 在公益活动现场,多位网友拿着书在朱力亚签名,她写了“liveandletlive”一词。 这也是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相互爱,共享生命”。 / h// h// h /

标题:“我是艾滋女生 我写《艾滋女生日记》”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1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