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3字,读完约4分钟

沙漠边的“半城梨花半城水” ——新疆库尔勒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濮阳信息港记者 曹志恒 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2009-02-16 [打印] [关闭]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有一座“半城梨花半城水”的城市——库尔勒。

感受到梨城的人们,仿佛来到了温润潮湿的江南,咂着嘴赞叹不已。 但是,30年前的库尔勒是一个“土崩瓦解”的边远小镇,库尔勒人用了30年的时间,在边疆沙漠中创造了“绿色”的文明奇迹。 沙漠小镇为什么在全国都很有名? 库尔勒市委书记赵青答复如下。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为了树立品牌,而是在科学快速发展观的指导下,将创造活动转化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优化城市环境、造福人民群众的过程。 ”。 营造绿色,展现魅力 “青山绿水”这句话,对于30年前的梨城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城市周围是荒山光秃秃的岭,“没有树,没有草,风吹着石头跑! ”。 当时的人们描述了这样的情景。 在城市中,“灰土路”、“旧平房”之间也几乎看不到绿色。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库尔勒市民于1997年吹响了“绿色长征”的进军号。 山很平,背着土上山,向戈壁荒山宣战,50亩荒山染成绿色,初战胜利。 据介绍,1997年在克鲁克山上种第一棵树苗后,有100多万人上山种树,90%以上的树成活,不长草的克鲁克山6.48万亩变成了绿色。 根据2008年环境保护测量数据,库尔勒市全年空燃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6天。 饱受风沙之苦的库尔勒人终于得到了自己的绿洲。 因为经过城市的孔雀河,库尔勒成为了多桥的城市。 20世纪90年代,随着塔里木石油的勘探开发,库尔勒市着手建设孔雀河风景旅游带。 这个总投资额为6.5亿元的项目,将经过城市的10公里河面扩大到原来的2-3倍,两岸都是花岗岩堆成的,路旁边是绿化带。 2007年11月初,库尔勒地区另一条河流白鹭川首期景观旅游带工程完成,如期通水,景观生态效益迅速显现。 过去的戈壁沙漠,河水潺潺,水鸟翩翩起舞,白鹭在水乡飞舞。 由库塔渠道改建河流而成的杜鹃河,也让两岸的居民过着亲水悠闲的生活。 文明城市、文明 促进文明创造促进民生改善,民生改善推动文明创造。 老百姓站在书记、市长的角度开始思考问题,很多市民写信给库尔勒市委书记赵青、库尔勒市长艾山江尒依提,为献策献策,很多市民用书记、市长的手机“提问”:书记! 5号路口的交通秩序不好,怎么还不行动? 市长! 城市主要街道的护栏招牌上有违法的小广告,要不要管理一下? 建设文明城市,首先要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多年来,库尔勒市深入开展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库尔勒“梨城”的特色文化也正在形成。 库尔勒演唱《古楼兰、新梨城》,积极培育香梨文化、楼兰文化、丝路文化、东归文化、胡杨文化、石油文化等特色文化企业品牌,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发掘少数民族历来流传的文化。 文明成果,市民共享 2009年元旦期间,许多市民站在库尔勒市的建桥上看天鹅,繁华的城市,孔雀河南北两岸的长桥,桥下雍容华贵的天鹅,桥上文明欣赏天鹅的市民,塞外城冬天的 今年70岁的热合曼·尼亚孜老人用自己的照相机冻结了这个画面。 文明城市建立13年,是库尔勒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最经济的13年。 困难群众总是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库尔勒市政府在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全面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成了8万人的参保。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实现了农业人口的全覆盖,农牧民参与率达82.6%。 与年前相比,库尔勒城市建设区的面积增加了3.5倍。 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库尔勒完成了从小城镇到城市的转变。 “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等几十座荣誉,是这个西部城市文明进步的象征。 濮阳信息港乌鲁木齐2月15日电

标题:“沙漠边的“半城梨花半城水””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