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96字,读完约8分钟

美国因素使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前景暗淡 本报驻美国记者 鞠辉 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2009-12-07 [打印] [关闭] 美国与中国近日相继公布本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中期目标,重新激起世人对治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信心。

然而,许多气候问题专家认为,美、中两国的承诺不足以弥合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深刻分歧。 特别是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依然捉襟见肘,实质性进展甚微。 因为我们对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不抱太大期望。 中美减排承诺为世界恢复信心 皮尤世界气候变化中心气候问题专家迪林格日前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举行的研讨会上表示,中美两国减排承诺的最大意义在于为世界恢复信心。 迪林格表示,尽管两国提出的数字有些低于人们的预期,但应该被视为气候变化谈判进展中的“非常积极的信号”。 他说,奥巴马访华期间,美中两国在推进气候变化课题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合作热情。 两国当时签署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签署了可再生能源、煤炭更清洁的采用、电动汽车和液体燃料器的相关协议,正式启动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这不仅为两国应对节能减排挑战提供了现实支持,也为清洁能源技术共享等行业未来合作奠定了互信基础。 一些人认为两国提出的减排目标令人失望,但这确实是一大进步。 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减排目标就无法实现。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芭芭拉·菲纳莫表示,尽管美、中两国不满足对方的承诺目标,但考虑到各自的具体情况,这些目标仍应被视为双方作出的显著承诺。 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她说,她应该记得中国是一个还处于上升阶段的快速发展中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其碳排放量也自然迅速增加。 因此,中国作出的承诺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气候变化问题专家罗斯格纳特指出,中国大力提高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行业的投资,努力调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大大增强了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信心。 格纳特不赞同中美两国对削减承诺目标过低的批评。 他说,金融危机实现了世界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削减,大大增加了承诺的难度。 目前,中美提出的减排承诺为应对全球变暖的努力提供了积极的信号和重要的动力,其他国家也必须积极行动,为推动哥本哈根会议的积极进展做出各自的贡献。 没有人否认国内政治制约奥巴马削减努力的 美国的削减承诺是缔结新的全球变暖条约所不可缺少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他将积极要求美国年的碳排放量在2005年减少17%。 但是,这相当于根据国际社会公认的1990年削减4%,与欧盟根据1990年削减20%的承诺大不相同。 作为碳排放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减排承诺与其身份背道而驰。 更重要的是,这一令许多人失望的削减目标不一定会在美国国会通过。 今年6月,奥巴马强烈主张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以仅有7票的微弱特征勉强通过,但在参议院遭遇了更大的阻力。 该法案的核心是限制碳排放,第一个方法是采用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 通过设定碳排放上限,对美国电厂、炼油厂、化学企业等能源消费密集型企业进行碳排放限制管理。 美国各州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以加州为首的新兴高科技产业州积极支持温室气体减排法案,但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严重依赖能源开采和能源消费密集型公司的州坚决反对。 众议院法案的共同提案者之一,加州民主党的亨利·威克斯曼称该法案为“为了我们国家的安全,为了我们的就业机会”的历史机遇,“让我们重新引领国际社会的潮流”。 共和党保守派主张,该法案严重削弱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是不能接受的。 美国以前向基金会发表的研究报告主张,威胁美国国家利益的不是气候变化,而是气候政策。 参议院环境和公共工程委员会主席芭芭拉·鲍克斯日前承认,在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美国各界未能就全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达成一致。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约翰·凯利也表示,民主党将在参议院通过医疗改革和金融改革法案后,于明年春天表决《清洁能源安全法案》。 解体者认为,由于美国国会明年将举行中期选举,反对法案的参议员不能轻易妥协。 法案在参议院通过的前景不容乐观。 美国国会能源独立全球变暖特别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哈兰·瓦赫曼日前在本报记者采访中表示,法案要在参议院通过至少需要60张赞成票。 因为民主党不像众议院那样依赖绝大多数席位的特点强行通过是很容易的。 碳关税:贸易保护的果实 中国提出的减排承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但也许无法说服美国国会和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美方代表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美国东西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忠祥表示,中国自愿每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减少40%至45%,但中国等快速发展中国家对美国出口产品征收的碳关税 碳关税是指,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如果不符合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将征收特别关税。 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清洁能源安全法》采用了对海外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的相关条款。 相关法案现已转交参议院审议。 以哈利·里德为首的10名美国共和党议员主张,如果不将碳关税条款纳入法案,将坚决抵制清洁能源安全法,在参议院通过。 美国气候问题专家瓦哈曼认为,如果最终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就不能必然包括碳关税条款。 值得观察的是,法国日前率先提出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对从不如欧盟的国家进口的产品从年开始征收碳关税。 许多分解者认为,这种碳关税实际上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进行贸易保护的。 凯托研究所贸易政策专家莎莉·詹姆斯认为,碳关税支持者的“理论依据”是试图保护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但实际上这种变态的贸易壁垒并没有实效,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引发了新的国际贸易纠纷, 僵局导致哥本哈根前景暗淡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目的是协商制定新的高标准国际公约,以取代将于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但是,各国各界都怀疑这个目标能否实现。 皮尤全球变暖中心气候问题专家迪林格表示,哥本哈根峰会最大的亮点是能否消除各国减排目标的分歧,朝着统一、准确的方向发展。 他期待着这将实现政治和财政两个层面的承诺,并为未来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协定建立框架。 美国海外关系委员会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迈克尔·列维认为,尽管中国作出了自主减排承诺,但这并不足以打破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气候谈判僵局。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芭芭拉·菲纳莫也指出,快速发展中国家仍然希望美国和其他国家能够从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4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另一方面,美方希望中国、印度等快速发展的中国家在降低碳排放密度方面设定了更高的目标,使温室气体的实际排放量尽快从上升转为减少。 “谈判的道路还很长” 美国国会能源独立和全球变暖特别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哈兰·瓦赫曼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表示,期待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不容易,谈判的道路也很长。 12月2日,澳大利亚参议院第二次否决了政府提出的碳减排计划法案,令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参加哥本哈根大会的计划化为泡影。 这无疑是对气候变化谈判的沉重打击。 一家媒体表示,法案再次被否决,即使是减排计划备受欢迎的澳大利亚,也不容易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统一意见。 鉴于世界各国在减排责任、资金和技术援助上的严重分歧,各界人士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期望值正在降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德国保罗日前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希望建立一个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政治框架,即使哥本哈根会议没有达成正式法律协定。 德波尔说,各国领导人现在有必要将观察力集中在“切实可行”的问题上。 本报华盛顿12月6日电。

标题:“美国因素使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前景暗淡”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1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