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2字,读完约3分钟

《学哲学用哲学》:大道理的“平民化” 2006-07-10 蔡宁伟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师说》一文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我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做自己的老师,特别是迈入大学校门后,接触到了越来越多、更好的人大版图书。的确,这些年来人大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

“《学哲学用哲学》:大道理的“平民化””

前一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就很吸引我的目光。我不仅对李瑞环怎么从一个普通的工人一步步走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过程兴致趣,更关注的是他怎样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生活、从业,融入到完整自我和服务人民中。然而,李瑞环在书中并没有对人生经历作过多描述,而是围绕哲学讲述他的心得。我想,对于一名学子来讲,想当面聆听李瑞环总结几十年的人生经验的确有点困难,但是这本书却给了我一次良机。于是,我把书中的一句经典“语录”写进了日记:

“《学哲学用哲学》:大道理的“平民化””

“大家在一起总是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给别人留些存在与活动的余地。如果你挤得人家一些空间都没有,互相一伸胳膊、一伸腿就碰上了,不能怨别人蹬了你,而要怨你自己留给别人的空间太小。”

“《学哲学用哲学》:大道理的“平民化””

李瑞环的这句话,生动幽默地把大道理“平民化”。不仅具有指导性,而且对于我们学生提高个体修养都很有帮助。说实话,我喜欢读书,但以前最怕读哲学书:一是由于文案深奥,二是由于语言往往晦涩难懂。与其它的不同的是,《学哲学用哲学》没有什么高深的言语,而是用老百姓都看得懂的话,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多个道理。读罢此书,我对很多事件的看法都有了转变,眼界更加开阔,它让我更加辩证、深入、理性地思考问题。

“《学哲学用哲学》:大道理的“平民化””

作为一名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我最在乎的是个体的前途与国家的快速发展。有时候,我在与同学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往往会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不欢而散。结果,我还是从《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找到了困惑我很久的答案:

“《学哲学用哲学》:大道理的“平民化””

“和你一样的不一定就对、就好,和你不一样的不一定就错、就差;你对大多数人看不惯,其结果常常是大多数人对你也看不惯。”

还有一处很令人回味,那是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对天津大学学生的临别忠告。李瑞环语重心长地告诫同学:“你们让我说心里话,那好。首先我认为你们能在乎国家大事这很好。说印象嘛,我认为你们把自己看得太高,其实没那么高,有些问题看得还比较肤浅。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这些人可能退下来了,也可能不在人世了,那时国家要由你们这一代来管,而你们并没有把自己摆在国家未来主人的位置上看问题,似乎你们都是局外人、旁观者,由这点讲,你们又把自己看得太低了。可以肯定地说,你们当中将来一定有国家的精英,可以不客气地说,你们当中也会有平庸之辈,不怕你们不高兴,还可以说,你们当中也难免有不肖之徒。不信十年以后再看!”这件事件虽然过去十几年,但是至今依然令我受用。我想,对于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大学生来讲,以后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李瑞环的这些言论很有指导意义。

标题:“《学哲学用哲学》:大道理的“平民化””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