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50字,读完约11分钟

30年前的1987年5月6日,在大兴安岭地区人们的记忆中变得通红。

特大的森林火灾席卷了这片土地。 这是“将5万同胞作为避难所,193人葬身火海的火”。 燃烧100万公顷的土地,燃烧85万立方米的储存材料之火。 命令用25昼夜的火包围破坏5万多军民”。 这个火焰燃烧了近一个月。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5.6火灾纪念馆

视觉中国

1987年,大兴安岭北麓林区发生的“5.6”特大森林火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森林破坏面积最大、死伤最多、损失最大的森林火灾。 由于28昼夜的燃烧,漠河县、塔河县的境内相继受灾。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火灾吞噬了大兴安岭五分之一的林地,火灾过火面积124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04万公顷。 其中烧毁漠河县内西林吉、图强、阿木尔3家林业局,烧毁活立木达3780万立方米。 火灾造成数百人死伤,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1987年,我们找到了水,水。 在烈火中度过一昼夜,扑灭了五处山火的森林警察士兵,在小河旁趴下喝了。

本报记者李伟中/摄影

火灾抓住全国的时候,火灾发生的原因、过程也值得怀疑。 中国青年报记者叶研、雷收麦、李伟中以及实习记者贾永在火灾发生后前往火场。

经过30多天的采访,他们回到了中国情报史上的经典篇章。 1987年6月24日至7月4日,3篇全面调查性报道《红色警告》、《黑色咏叹》、《绿色悲伤》在《中国青年报》醒目位置刊登。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1987年6月2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红色警告”。

1987年6月2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黑色咏叹》。

1987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绿色的悲伤》。

山火还在燃烧,漠河县派车到县各部门打扫市容卫生,“迎接”上级领导的视察。

本报记者叶研/摄影

在内地可以大量使用的好木材,在大兴安岭林区被当作柴火,堆在家家户户的门前。 这成为大兴安岭町特有的景观,甚至被称为“柈子城”。 大兴安岭居民每年要燃烧约60万立方米的“柈子”。 这些柈子在火灾中成为引火烧身的首要燃料。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贾永/摄影

年,叶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集团报道的意义和价值“绝不赞许其功绩”。 “我们为公众完善真实的过程做出了贡献,公众渴望对这个完善过程的记述。 ”。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值此火灾30周年之际,叶研再次回顾“三色”报道背后的故事及其后续的思考。

原标题为《中国青年报》著名“三极记者”叶研谈《红色警告》

(原文于年7月7日刊登在新闻网网站上,副本已被删除)

叶研于1971年参加信息事业,担任《中国青年报》信息采访中心副主任。 1987年获得全国好信息特别奖,1998年获得全国防洪好信息奖,2000年获得模范长江信息奖。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他去过北极、南极、珠峰等地区,被称为“三极记者”。 1985、1986年两次赶到老山前线,多次通过炮火封锁区和“生死线”。 他曾采访大兴安岭火灾,参加并指挥1998年长江防洪报道,是第一位采访南沙的军外记者。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q=记者

叶=叶研

问:叶老师,听说大兴安岭火灾发生时,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叶:火情新闻是从信息联播后天气预报的泰勒斯气象卫星云图上看到的,有一种焦灼感。 因为中国本来就缺乏森林资源,无法承受这么大面积的灼烧。

报社总徐祝庆拿到文件后,叫车从北京直接赶到唐山记者全会传达,意识到马上派人到重大信息现场——大兴安岭火场。 那时杨浪想我,上午给我打电话,和同事们下午出发了。 这个时候,其他情报机构已经有很多人赶到了现场。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问:当时全国有100多名记者进行了采访,未经事先命令和部署安排,自发进行了采访。 当时,在和中青报的其他两名记者一起采访之前,你做了那些工作?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叶:出发前的物质准备就不用说了,到了塔河后每个人都买了草绿色的塑料布,下雨天变成了伞,住宿变成了被子,我忘了4个人中的哪一个加了“包裹了尸体”。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我有和别人不同的觉悟。 出发前在杨波办公室召开了筹备会,进入灾害现场的记者应该是参与者获得了新闻最先进的传感器,“火灾背景下的社会”、“社会背景下的火灾”的视角成为大家的共识,形成了必须突破大灾害大胜利、小灾害小凯歌模式的决心。 当时也血气方刚,有一种真正的信息记者必然会成为官僚主义的天敌的感觉。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q :正式采访之前,据说也采取了大灾害大胜利、小灾害小凯歌的构想。 你真的到火灾现场的时候遇到了那些障碍吗?

叶:一切都是非常规操作。 空凭着加盖军队作战部章的团中央介绍信乘坐军用飞机前往齐齐哈尔,换乘军用直升机前往塔河。

展开采访的第一件事是火灾救援指挥部在塔河绘制地图。 切入地域广阔的信息现场,第一位的评价是向哪里跑,哪里是信息情况的中心,哪里的新闻最有价值。 也没有东部火场和西部火场空之间的概念,哪里是第一个着火点,重灾区在哪里,火最厉害的地区在哪里,那一定是盲目的。 复制图纸,4人一套。 这样,就形成了雷收麦和我去西部火场(漠河和古莲林场)、李伟和嘉永去东部火场(秀峰林场)的分工。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5.6火灾纪念馆

视觉中国

问:你去大兴安岭采访时,在采访过程中,你认为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你是怎么克服的?

叶:最初的困难是新闻发布。 在当地进行信息审查,原稿只有要求他们签字才能发送。 而且当时的通信手段是邮局的发电报告书。 甚至没有传真。长途电话必须人工拨一站。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第二个困难是挖掘新闻。 如果一定要列举信息操作的顺序,其第一步是前提,前提是确立了解事物全部真相的理念。 把握事情的全貌,明确要点。

捕捉不到核心新闻而停留在表象上,至今仍是信息报道的弊病。 我们在多篇重大文章中看到的仍然只是表象。

大兴安岭火灾采访中,很难客观准确地再现事物。 我们对重要新闻、动态新闻、局部情况的介绍也不少,仍然属于表象新闻。 一个多月后火熄灭了,但还是没有一个记者向公众传达这次火灾的经过。 据说也有想要写全景报道的记者,但采访不深入,遇到关键场面时回避了用“听”“听”来报告可靠真实的新闻的责任。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决定了前提。 接下来是新闻挖掘。 新闻挖掘是记者的天职。 我们在灾区呆了很久,很多记者都撤离了,我们还在调查采访。 李伟中直接闯入县消防队,了解了那几天消防车的火势路径,这种单刀直入的方法,有迅速直接的一面,也有激烈的反弹。 因为走进食堂拍照吃喝喝,我们有几个身体被包围了。 打人没关系,我们反而被叫到公安局问了两天。 当时的情况很微妙,也许是我们发掘真相的执着被周围的人观察到了,空也许是军队作战部和团中央公章(还有第三公章,资料不在身边,不记得是哪个大单位)给当地人留下了神秘的印象 我们似乎负有某种特殊的使命,带有类似内部调查的色彩。 县公安局长什么也没问我们,从头到尾详细证明了自己在火灾期间的行为反应过程。 之后,桌子上放了很多材料,自己找了个借口出去。 公安局长出去的时间一长,我们就毫不客气地翻了那大量资料,抄写、重拍。 这是所有副县级以上干部在火灾过程中的详细在位情况,是所有干部亲自写的。 当时跨越旧沟河到了焚烧林地的考察,在能够了解情况的情况下,能够延伸得很深的线索不会放过。 官员、灾民、留守人员、搬迁人员、店主、警察、消防队员、火灾官兵、学生等可以到访的一切。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为了恢复整个过程,所有该做的事,我们都会尽力去做。 当掌握了消防车每辆车的行驶路线、众多干部的表现过程时,接近了事件的整体真相。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报道也是典型的调查性采访。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问:本系列报道由4人合作完成,当时是如何分工的?

叶:在采访和文章中,我从李伟中和老记者雷收麦那里学到了很多。 雷收麦随后写下文案的回忆说:“合作是幸福的。” 在李伟中,我看到的是敏锐的突破能力、勇气和决心。 雷麦的经历和沉稳的作派,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三色》是四个人集体劳动的结晶,是整个出版部门各工序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创作分工上,《红》是李伟中和我执笔的,《黑》是雷收麦和嘉永执笔的,《绿》是李伟中单独完成的。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问:采访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在采访过程中,你认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叶:现场采访时间有多长,我手头没有日记,大概三、四十天吧。 总之高炮预备师利用天气条件实施了好几天的人工催雨,山林的暗火最后熄灭后,离开了漠河的灾民们。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关注是多方向的。 例如,灾害中人们的心理和行动、事情经过的详细情况等环境和环境的概念。 但是,最担心的是受灾者。 我们在废墟山上采访了老年夫妇,手上只剩下一半缸米。 那真的很悲伤。 毕竟,从理论上讲,我认为信息的角度是客观、公正、准确、均衡的,记者是情感的,记者的情感角度是大众的、公众的。 正是这种公众观点决定了我们对官僚主义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对灾害的观点和透析力。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5.6火灾纪念馆

视觉中国

问:《三色报道》是你去采访一个月后刊行的,从时间长短来说,比不上其他媒体的报道。 但是多年来,我记得很多网民只住着三种颜色的报道。 三色报道和其他报道相比能记住的理由是什么? 和其他文章的区别在哪里?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叶: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为公众完善了真实的程序,公众迫切需要这个完善程序的描述。 全景式、回顾性的重大事件报道,人们还是喜欢看的。 特别是在没有这样的报道的情况下,这样的指控更为紧迫。 光写动态、局部的表象报道绝对不能满足参加者的诉求,差远了。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另一方面是对核心事实性质上的把握。 信息报道不裁定事件的性质,信息有时会首要提供事实新闻。 结论是,做出评价是官方事件,或者是广大网民的事件。 但是,只有提供充分的事实新闻,公众才能自己评价事物的性质。 正因为我们提供了事实的全貌,参加者自己得到了对那件事到底如何的最终评价,报道给参加者留下了印象。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问:这个小组的报道,在几十年来灾害报道迅速发展的历史中,其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叶:我决不赞赏这篇文章的意义和价值。 这是从我们的职业意识、大众感情和平民的角度决定的。 我在三色报道的体会文案中总结道,灾害是灾害,a是灾害,不是“a”,不是“b”。 这么简单。 把a说成“不是a”是人为的更大的灾难。 据推测,三色报道首次集中体现了不赞扬其功绩的观念,受到舆论的肯定和欢迎。 就像有些人说的,这也开始了。 迄今为止,国内灾害信息多为凯歌式,可能有些真实报道,但由于报道规模不集中三种颜色,无法进行全景式报道,影响较大,不理想。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中国的情报界除了把灾害叫做胜利外,还把a叫做“非a”。 有时把不是灾害的事情叫做灾害,也就是“不是a”叫做a。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跃进”期间,浮夸风刮得很厉害,各省粮食产量争夺卫星,中国饿死了很多人。 其中,信息界在鼓励夸张的粮食产量方面负有不可避免的责任,有了“高产量”,才有了之后的高采购。 煌几千年的人类史上还有比这更悲惨的事吗? 有比这更大的规模强迫别人死吗? 的始作俑者罪孽深重,情报界也难逃其咎。 事前说大话,吹牛,引起粮食的高价收购。 事后说一切都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为责任人转嫁责任,颠倒黑白,掩盖真相,粉饰太平。 这将非自然灾害称为自然灾害,“非a”称为a。 这也是更大的人为灾害。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中国的情报界知道有原罪,也是人格分裂,心里很混乱。 现代媒体人继承了情报界的遗产,继承了情报界的债务。

“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王蒂舒

- -禁止擅自转载-

中国青年报新闻网出品

标题:“大兴安岭特大火灾30周年 记者叶研谈“三色报道””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