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11字,读完约11分钟

燕园里曾经有所大学叫燕大 本报记者 王波 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2009-05-13 [打印] [关闭] 对“搞了一辈子教育”的老人蔡公期来讲,“搞教育”之余,最近这30年里他集中做了两件事。先是“陪小平同志整整打了15年桥牌”,后15年里,他“为燕京大学的校友们全心全意地服务”。

服务的方法是校友会联系校友,让他们参与校史的编写。 这位美国人司徒雷登是牵头担任首任校长的教会大学,1919年5月19日正式命名为“燕京大学”,是蔡公期的母校。 87岁的蔡公期和他的同学们,不想让“曾经与清华大学、北大齐名”的大学直接沉入历史的河底。 尽管他们的母校在燕园消失了57年,但在未名湖畔刻着“原燕京大未名湖区”的纪念碑上,他们只能找到最显眼的“燕京大学”四个字,但在蔡公期看来,。 今年是燕京大学校庆90周年。 前几天,年迈的燕大校友们举行了历史上最盛大的纪念活动。 “这可能是最后的大庆” 纪念活动在燕园的贝公楼举行。 不到上午8点,楼下挤满了白发老人,他们有很多孩子陪伴着他们。 看到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他们急忙拥抱问候,把孩子晾在一边。 “那一年选了学生会主席。 我还投了你一票。 ”。 49学号(按照燕京大学的惯例,49学号意味着1949年入学)化学系出身的人对现在白发苍苍的同班女生说。 在他旁边,有两个女学生在拍照,她们已经不能像当年那样站着拍照了。 只能把轮椅放在轮椅旁边。 然后,三个月前去世的毕业生在临终前要求女儿代替她回燕园参加这次纪念活动。 “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大庆,也许再过十年大家都走不动了”毕业生姚林杰叹了口气。 他已经80岁了,但在校友中还是后辈。 他的前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内外回来的人很多。 “因为谁也不知道十年后会有多少机会”。 1984年,燕京大学友会成立时,上海、广州、天津、西安等地相应成立了校友会。 现在,由于当地出身的人相继去世,所剩无几,这些地区的校友会已经不存在了。 尽管如此,蔡公期还是说“只要还有一个校友活着,校庆活动就必须继续下去”。 这几年,返校时的文艺演出,他都做了动员和具体的安排。 这次也不例外。 返校的毕业生们,首先要做的是到贝公楼前临时设立的校友会会费缴纳处,签字缴纳20元会费。 负责收会费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白发老奶奶,她正在给躺在桌子上收费的毕业生写收据。 在她眼前排队等待的,是一群头发和她一样白的老人。 在不远的大楼门口,白发老人发行餐券,校友会准备的450张餐券早就发行了,资料发行处准备的450张关于燕大的资料也不够。 “没想到突然来了700多人”。 这一天,正好是北京大学的“校园开放日”,临时学生的家长来北大观光参观了。 看到眼前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很多父母感到好奇,在贝公楼旁边看着远方。 他们不知道他们和他们的孩子现在关注、憧憬的燕园,其实就是这些老人学习、生活的燕京大学。 当时政见完全不同的人们,现在相遇的时候,就像见到亲人一样 “他们当然,就连北大的学生也不知道燕园是燕京大学的校园。 ”。 信息系出身的何宝星说。 20多年来,他一直负责“燕大校友通讯”。 的文案中,他每隔三五次就会发现同样的“投诉”。 据他所说,这些校友之所以在意,是因为他们“在恋爱”,人们对燕园的无知,是因为“普及有问题”。 最新一期90周年校庆集子上指出,当年黄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官方发表他的简历时,黄昆在燕京大学的学习经历只字未提,为许多毕业生所接受。 “有一种说法是燕京大学毕业的,革命干部讨厌我,不希望有我们这样的人。 ”。 45年级和46年级在临湖轩座谈时,一位校友这样说道。 他没能说出毕业后30年前自己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 临湖轩是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学时的住处,在这里他曾因燕大出身的冰心而结婚。 在这里,这位校长也迎来了一年又一年的新生。 68年过去了,蔡公期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 “欢迎来到蔡公期”在临湖轩前的草坪上,65岁的司徒雷登握着蔡公期的手说。 校长能叫出自己的名字,震惊了这个当时19岁的年轻人。 新入学的300多名新生,司徒雷登不仅可以和他们握手,还可以叫他们的名字。 “当时人们的名字里有很多偏僻的字,可以看出他在这件事上是多么用心! ’蔡公期感叹道。 45学号赵寰和这位校长握手是在1945年10月10日晚上。 但是,这个兴奋的年轻人和他的同学当时并不认为,通过这次“罪恶滔天”的握手,他们在之后的历史性运动中,未能幸免于“亲美分子”的罪孽。 他1949年从燕京大学入伍,之后制作了电影剧本《董存瑞》。 “再见,司徒雷登”一文出来后,和他一起参军的燕大学生被告知:“谁和司徒雷登握手,都得解释。” 为了进一步说明,参加革命的女学生不仅和司徒雷登握手,还有在圣诞节和他跳舞的人。 报纸上一刊登批评司徒雷登的文案,她们就要研究。 现在再次在临湖轩,他们留下的只是“时间已经过了甲子,我们活了下来”的感慨。 赵寰在座谈开始前,在司徒雷登当年和自己握手的入口,拍了纪念照。 60年前,在燕大读书期间,由于他的通风报信,被列入国民党黑名单的燕大学生逃过了国民党的大逮捕。 因为也被称为“地下党员、反蒋青年”。 “其实什么都没有,不习惯国民党在做”60年后,他依然尽力澄清老师和同学们当时对自己的误解,只要求“事实上的要求”。 五年前,他访问美国,接待他的是燕大毕业生,对方支持国民党。 但是,两人见面,只留下了“天下燕大是一家”的亲密关系。 当时政见完全不同的人们,现在相遇的时候好像见过亲人。 “过去虽然视点不同,但不影响现在的交往”何宝星经常收到校友们的回忆文案,深有感触。 但是赵环指着临湖轩的窗外,放声说道。 “比起这个大观园,大观园的燕园里,我们的脑海里种着很多自由民主主义的东西。 ”。 当被问到“政治见解不同,人格平等” “自由、民主、平等”“燕大精神”时,燕大人大多是这样回答的。 校长与新生握手,被许多毕业生视为燕京大学“平等”精神的象征。 对蔡公期来说,这种“燕大精神”影响了他的一生。 和司徒雷登握手十年后,他成为了北京二中的校长。 在迎接4个班200多名新生的时候,他也会记住他们的名字,握手欢迎他们。 后来,班级增加到8人,学生将近500人时,他不得不停止。 在老人们眼里,“自由”精神是燕京大学一成立就开始的。 司徒雷登废除了“学生参加宗教仪式”的规定。 学生也不需要上政治课,但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可以读英文版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 清华地下党过组织生活的时候,经常会跑到燕京大学的校园里。 斯诺的《西行漫记》在燕京大学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宣传。 燕园内各种各样的团结(意味着社团)相当多。 环笑着说:“有点团结,‘很左’,一看就是共产党,原来是共产党。”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可以在这所教会大学的校园里自由活动。 何宝星说:“虽然政治见解不同,但不会因此影响大家的感情。 人格都是平等的。 ” 抗战期间,200多名燕京大学学生前往解放区,另有数百人选择前往重庆后方,但无论学生去哪里,司徒雷登都会见了他们,为他们举行了送别会,并资助了同样的路费。 蔡公期时,司徒雷登这样创立燕京大学时的目的“要为中国培养有用的人才”。 燕京大学的校训是“为了真理,获得自由,服务”。 1937年,北平沦陷后,司徒雷登将校训改为“为自由、获真理、服务”,直到1945年仍未恢复。 在此期间,蔡公期曾随燕京大学南迁成都。 蔡公期时,校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明白人只有获得自由,才有可能获得真理。 燕京大学的6年间,蔡公期也充分体验了这种自由。 1940年,他通过燕京大学医生预科后,被查出肺结核,推迟了一年的入学。 入学后,他在医预系学习不久,在转入化学系的化学系学习了一年后,他又转到了社会学系。 “像这样自由转学,在今天的大学里能想象吗? ’他反过来问。 转到社会学系后,老师发现鼓励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去北京天桥调查罪犯和妓女的生存状况。 “那时是真正的学术自由”燕京大学出身的黄华在回忆燕大生活时,蔡公期这样感叹道。 关于燕京大学的历史,逐渐被遗忘了 ,但燕京大学的历史于1952年结束。 1949年8月,司徒雷登离开中国,但他把不久前送到解放区的学生再次送到燕园。 46学号黄宗洛回到燕京大学,给校友们表演了戏剧《血泪仇》和《刘胡兰》。 何宝星见到同学们时,黄宗洛想起了对方“叫我黄河”。 黄河是他为自己新起的名字。 演那个《刘胡兰》的时候,何宝星和他的同学们,第一次看到真推刀是什么样子的。 接下来大家都在忙“三反”“五反”“下乡土改”。 1951年,在校的学生们开始批评当时的校长陆志韦。 到了1952年,院系开始调整,燕京大学的各个院系被调整到其他几所大学,校园变成了北京大学的校园。 关于燕京大学的历史,也开始逐渐被遗忘。 校友会成立后,前几天的集会上,几乎每年都提议重新举办燕京大学。 但是,很多人认为“有发展势头”。 “即使有钱,谁来做这个学习呢? 请别人做,那是燕京大学吗? 更何况在燕园里,北大的学生不知道燕园里有燕京大学。 ”。 但是,在燕大出身的人的心中,这种记忆越来越深。 蔡公期至今仍难忘司徒雷登那的“学者风范、老年人亲切、教育家风范”。 “燕大33年的学业历史中,注册学生为9988人。 其中培养院士53人,各学科创始人91人。 ”。 因为写了燕大学校史,蔡公期很了解这些数据。 最近更新了这些数据。 一位毕业生刚刚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更多的人开始想起来了”何宝星说。 《燕大校友通讯》最初只有32页,一年出一本。 现在达到100页,一年需要出三本。 稿子一多,这也困扰何宝星。 不仅如此,他每次都要留下更多版面,刊登毕业生的讣告和悼词。 毕业生通讯也从一开始就印刷了3000多份,下降到现在的2400多份。 有些通信到不了校友手里。 给国民党名誉主席送去连战母亲赵兰坤的毕业生通讯从未回到过去,但最近这次被退回来了。 老毕业生们经常不能上网,为了及时发送稿件,经常需要请孩子们帮忙。 在和毕业生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何宝星也能明显感受到对方的不耐烦,这有时会影响何宝星的感情。 但是,他已经看得很清楚,“代沟已经形成,观念不同”。 他发现了自己的子孙们,对燕京大学没什么意思。 特别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孙女,对燕大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尽管当时没有上政治课,但这些老人依然很在意政治,校友们聚集在一起时,经常谈论国际问题,开玩笑说“好像在召开联合国大会”。 但是,他们没办法,在大学上政治课的年轻人身边发现“越来越在意的是吃喝拉撒”。 90周年校庆那天,无论是在临湖轩座谈还是在贝公楼下致辞,多年不见的老毕业生们谈论的依然是“制度问题”和“国家形势”。 岁的毕业生走进贝公楼,从轮椅上下来,推开他的儿子来支撑,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扶手爬上了二楼的节日现场。 一共24级台阶,他爬了10多分钟。 他儿子有轮椅,在老人身边看起来有点不自然和困惑。 也许老人自己就能知道燕京大学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只是这些老人,最年轻的也已经75岁了。 / h// h// h /

标题:“燕园里曾经有所大学叫燕大”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2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