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62字,读完约6分钟

1月14日,央行管理部公布了第一批金融技术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即中国版金融技术“监管沙箱”。业内人士指出,这项试点工作有利于中国建设世界级的金融科技生态,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2019年12月5日,央行宣布支持在北京率先试点金融技术创新监管;12月23日,中央银行管理部会同北京市金融监督局等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了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监管启动会议。可以说,试点工作进展很快。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多方参与:帮助实体融资和便利服务

此次宣布的6个试点项目涉及10家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清算机构、支付机构和科技公司。主要关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api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涵盖数字金融等多种应用场景,旨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高金融便利服务水平,拓展金融服务渠道。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具体来说,这六个试点项目是: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诊断单元)基于物联网可追溯认证管理和供应链金融;农业银行小额信贷产品(601288,诊断单元);中信银行凌志产品中信银行(601998,诊断),中国银联,杜晓曼和携程;百信银行旗下的aibank内部产品;宁波银行(002142,诊断)的快速审查和快速贷款产品;手机pos在中国银联、小米数码、京东数码的创新应用。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从试点单位来看,有两类:金融机构和技术公司。王新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多方参与是开放金融精神的体现。一方面,金融技术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另一方面,它需要技术公司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只有双方共同努力,金融技术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更好的应用。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从试点内容来看,六个项目侧重于用尖端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它既‘高’又‘接地’。”董希淼解释说,试点项目采用了一批前沿技术,代表了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先进成果,具有技术先进、情景通用、示范性强的特点。同时,这些项目也与服务实体经济和促进个人商业密切相关。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萨克研究所(Sack Research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王世强也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首批试点项目主要涉及支付、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以及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这些新技术一旦成功应用并广泛推广,就能有效改善客户体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服务于实体经济。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例如,快速审查和快速贷款产品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通过对企业和个人多维数据的综合分析,优化信贷审批模型,自动推断信贷额度和等级,解决不同主体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信贷的智能化管理,有助于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信银行凌志产品采用支付标记技术,创造了覆盖商业银行、收购机构、电子商务企业等的新型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使用户可以在基于支付令牌的多种场景下享受金融服务,实现“一次卡绑定,随处使用”。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刚柔相济:鼓励创新,防范风险

“金融技术方兴未艾,给金融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甚至成为决定金融业未来发展和竞争的关键因素。但是,金融技术本身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测的结果,这将模糊金融发展的边界,使金融风险更具外溢性、传染性和隐蔽性。”董希淼强调,在此背景下,央行管理部门推出第一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具有重要意义。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试点项目有效防范创新风险。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董希淼认为,中国版金融技术“监管沙箱”的突出特点是,它不仅勾画出了僵化的监管底线,还提供了灵活的创新空.“在过去两年中,监管当局一再强调,金融业务必须获得许可并接受监管,因此主要参与者是金融机构。同时,试点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一种表现。”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王世强还指出,探索建设一个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箱”可以更好地积累经验和教训。换句话说,如果试点成功实施并大规模推广,相关科技创新在出现不利影响时可以及时中止,从而有效缩小影响范围,最大限度地降低试错成本。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事实上,“监管沙箱”的概念最初是由金融行为管理局(fca)提出的。“监管沙箱”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试点模式,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并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然而,英国的“监管沙箱”更多地受到fca的监管,而中国引入了更多的机制。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中国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2019中国科技上海峰会论坛”上表示,央行借用了“监管沙箱”的概念,探索了一种更符合中国特色和国情的创新监管框架。首先,该框架应划定严格的底线,以现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基本规范性条款为基础,明确在业务合规性、技术安全和风险控制方面坚持完整性和创新性。同时,设置灵活的边界。运用信息披露、公众监督等灵活的监管方式,让消费者参与金融技术产品创新的治理,为技术创新创造宽松、适度的发展环境。也有必要预留足够的创新空空间。让被许可人享有平等的创新机会,并为有价值的金融创新保留足够的development/きだよ/room。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此外,央行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打造涵盖行业监管、社会监管、协会自律和机构自治的金融技术创新管理“四道防线”。

李伟在上述场合介绍,央行、保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是行业的主要监管机构,建立了完善的监管协调机制,确保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社会监督要求通过建议、投诉和申诉等方式对金融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进行监督。

行业协会自律是指行业协会在治理体系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配合监管部门做好投诉、受理、培训等工作,及时采取自律和惩戒措施,为监管要求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机构自治是指金融机构和特许机构要落实创新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风险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建立健全投诉应对、风险补偿和应急机制,切实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据悉,在央行总行的指导下,央行管理部将会同北京市金融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对“继续实施”中“信息披露、产品宣传、公众监督”等柔性管理方式的监管有效性进行评估,进一步探索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金融技术创新监管工具。引导特许金融机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遵守法律法规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增强金融机构的能力,以提高质量和效率,创造诚信、安全和包容性。

标题: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公示 6个项目10家机构力促小微融资、便民服

地址:http://www.erdsswj.cn/oedsxw/3579.html